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福安船企转型升级“逆流”而上
2014-3-3 9:02:16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2月28日上午10时,福安赛江之滨,由福建省长兴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川宏68”海洋工程船顺利整体性下排上水。

该船为单底双壳,船体总长121.878米,型宽31.86米,型深6.53米,载重量4200吨,具有海洋打捞、海上建筑构件吊装、港口河道疏浚三大功能。其中,该船疏浚能力一抓斗挖泥量可达60立方米,为目前国内疏浚能力最大的船型。据介绍,“川宏68”是长兴重工建造的第26艘海洋工程船,标志着该公司生产这一船型水平又上新台阶。

近年来,受疲软船市影响,作为全省四大船舶集中区之一的福安船舶产业发展困难重重。面对“寒流”,历揽产业发展沧桑巨变的福安船舶人没有临阵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踏上了“阵痛”中的转型升级之路。海洋工程船,就是福安船舶产业针对当下市场需求开辟的新船型。在长兴重工,除当天下水的“川宏68”外,在船台上建造的船舶还有14艘,其中4艘都是海洋工程船,有两艘还是运用PSPC涂装新工艺建造、达到欧洲技术标准的3500吨港口加油船,备受市场青睐。在白马、福宁、华海、信昌等当地船企,承接的船舶订单中,海洋工程船同样成为主要建造船型。其中,白马船厂还一口气揽下了出口马来西亚的8艘59米海洋工程辅助船建造订单。

为适应市场对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和节能减排船舶的需求,福安船企还不断加大技改力度,增强经营接单能力。福安市船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行业总投入技改资金达2.5亿元。其中,福宁重工二期技改投入5950万元,完成了综合车间、等离子切割机、门座式起重机、100吨平板车等设备;长兴重工技改投入4930万元,完成了200吨龙门吊、分段场地硬化等,具备了一级一类船舶生产的硬件条件。目前,福安还在推进白马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力求船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转型升级,福安船舶产业“逆流”而上赢得了可贵的增长。2013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0.72亿元,同比增长9.66%;出口8447万美元,为上年出口额的19倍。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如何看待未来船东新船投资的驱动因素
下一篇:韩船企去年利润呈两位数下降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