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1月26日,福建省立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新公司)承接各类型渔船93艘,交付新船48艘,刷新历史纪录。
该公司董事长陈浦敬介绍,公司目前在32个船位上先后开建新船32艘,生产处于满负荷状态,年底前还将有新造渔船交付,同时还有新老客户与公司签订新渔船建造合同,因此公司在累计交付各类渔船380余艘的基础上,将继续努力向建造更多渔船的目标冲刺。 好口碑揽获长期客户群
据介绍,立新公司位于福建福鼎市店下镇,临近著名的沙埕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又毗邻浙江,水路交通便捷,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该公司的造船。 立新公司自1981年开始从事渔船的建造与开发,先后与福建西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有实力的设计单位合作,设计建造了从29米至65米多规格、多型号、多功能的渔船,满足了广东、广西、浙江、江苏、海南、福建等省渔区的生产作业用船需求。 由于该公司设计建造的渔船具有抗风力强、稳性好、航速快、油耗低、鱼获量高、操作安全可靠、报价合理、服务周到、建造工期短(可比一般企业缩短3个月)等诸多优点与优势,为企业奠定了特色经营的基础,并揽获了一大批长期稳定的客户群,即使在船舶市场疲软的今天,该公司新船承接量不降反升。 有的放矢加强生产管理
由于新船订单不断攀升,生产任务更加繁忙,立新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为强化现场质量管理,公司高管人员经常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为客户交上满意的渔船。”据该公司总经理陈立新介绍。 同时,为了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全天候生产条件,立新公司今年积极筹集技改资金,新建7000多平方米车间,明年将继续建造13000多平方米厂房,这样既改善工人作业环境,又促进船舶建造质量的提升。 此外,公司本着人性化管理,坚持“员工、客户、企业三方共赢”经营理念,为员工建造了新的生活区,目前为远道而来的员工提供活动房、食堂、球场等设施,还适当地增加员工收入与劳动保护用品,使企业员工队伍稳定,生产持续稳步推进。 为实现“海洋强国梦”,造船企业不仅要为客户造好船,而且要在推广新技术、应用新设备上做好服务工作。 渔船出海需要带淡水冰,因为受时间与装冰量限制,一些渔船鱼品冷冻效果不佳,造成鱼品卖价低,也增加了每航次成本费用。为此,立新公司表示,将在提高渔船的鱼品保鲜度上下功夫,要让渔民在同样航次鱼获量一样的情况下增加经济效益。 据悉,立新公司近日已与有关企业展开合作,引进用海水直接制冰设备––海水片冰机。据专业人士介绍,用海水冰冷冻的带鱼每斤要比淡水冰冷冻的带鱼多卖6元,一个航次按80吨测算,可增加收96万元。同时还可节省大量淡水,延长渔船在海上作业时间。 目前,海水片冰机已被闽南一些渔船建造企业推广应用,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我们将引进海水片冰机样机,并现场为渔民进行演示,让渔民眼见为实,使新技术、新设备尽快产生效用。”陈浦敬表示。 挖潜力做“新蛋糕”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立新公司“靠海吃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吃海”的造船业撑起了其发展的天空。在造船市场低迷的形势下,立新公司深挖市场,确定主力攻坚方向,不断更新技术,订单猛涨效益提高,“手中有单心不慌”。 那么,这一漂亮的“成绩单”,是怎么支撑起来的呢? 简而言之,深挖家底,生出增长力。第一,做好渔船建造产业,做出影响力;第二,不断推广新技术,形成竞争力。 管中窥豹,立新公司的“思路”为其他造船企业提供了一个借鉴:挖掘需求并非从别人嘴里抢“蛋糕”,而是用更适合未来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创造需求,做大“新蛋糕”。 当前,在民用船舶领域,高技术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高附加值船市场尚处起步阶段,潜力很大。造船企业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质量管理,方可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和效益。 |
福建立新深挖渔船市场——今年接单93艘 交船48艘
2013-12-3 19:06:40 来源:船舶与海工杂志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船舶市场:暖冬中的“寒意”
下一篇:大宇造船研发中心进驻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