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危机没有抵御住,又引发了下一个危机。”对于熔盛重工时下的境遇,10月31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毁约全柴、涉及内幕交易、暗淡的成绩单,一连串的坏消息,把熔盛重工推到了财经新闻的风口浪尖。在如今造船业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有关熔盛重工要破产的传言又被炒得沸沸扬扬。熔盛重工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问与质疑。 否认资金链断裂 去年4月,外界开始传出熔盛重工要毁约收购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今年7月18日,熔盛重工突然发布公告称收购计划暂时搁浅。据多家媒体报道分析,熔盛重工此桩收购案的失败缘于其资金链断裂。而熔盛重工董事长张志熔身陷“内幕交易事件”更是将熔盛重工资金链问题推到高潮。 10月26日,针对近日关于流传熔盛重工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熔盛重工董事局执行副主席陈强在出席第三届江苏省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启动仪式上公开辟谣,称熔盛重工并未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 近几年,由于船舶买卖支付方式的变化,造一艘船需要造船企业垫付至少60%的船款。企业不仅增加了垫付资金,同时也加大了向银行借贷的金额。因此,2011年,熔盛重工的贷款额比往年增加了70多亿元。 “有的企业确实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但不是所有企业。”陈强表示,在某一个节点上,资金链是安全的,但各种不实的传闻会让银行感到恐慌,“最终是信用体系的建立,不是企业资金链问题,而是信心问题。” 陈强表示,熔盛重工负债率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处于中游水平,其他负债率较高的大型重工企业并未出现大规模的资金链断裂问题,朝着熔盛重工开炮未免过于牵强。 此外,陈强提及,熔盛重工已经在布局天然气加气站等能源服务项目。为提高海洋工程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熔盛重工已经在新加坡设立海洋工程公司,20余名工程师已经展开工作。 此前熔盛重工曾对媒体表示,新加坡是全球海洋工程业发展较早的先进国家,可以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研发及项目管理、营销等价值链高端业务,从而促进转型,通过海洋工程业务的开展使公司走向全球营销。 考问与质疑 虽然熔盛重工否认了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但人们的猜疑犹存。比如,为何爽约收购全柴?为何存在内幕交易?包括此前有媒体报道的关于扣押员工两个月工资,真相如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国内造船业不景气,作为以造船为主业的熔盛重工需要较大的现金流维持自身发展,资金不足或许是放弃收购全柴动力的主要原因。 “不光国内市场,在国外市场由于受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很多船厂新签船舶订单的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由原来的交船前预付80%下降至20%到40%,一般签约款从以前的20%下降至5%到10%,从而导致船厂营运资金需求大幅增加,这也对熔盛重工的业绩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上述业内人士说。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现金储备方面,熔盛虽在2008年以来,获得了各大商业超过1000亿元的巨额授信,贷款总额亦由2008年年底的14亿元增至2012年6月30日的286亿元,但随着2011年主要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收紧针对造船业的信贷规模,在2010年和2011年三季度,熔盛重工及下属企业新获得的五年以上长期贷款,仅有来自国家开发银行的8笔共20亿元人民币贷款、1笔5000万美元贷款以及来自浦发、中行和徽商银行的5笔共2亿多元的人民币贷款。熔盛重工未提取的授信额度,亦从2010年年底的150.7亿元降至2011年底的80.5亿元。 据一位熔盛重工的供货商介绍,在整个2012年上半年,熔盛一直承受着巨大的还款压力,而这种压力或将持续到2013年年中。“听熔盛的人说,上半年尤其6、7、8三个月,一直在还银行的贷款,有的银行还了也不给贷新的。如果资金压力再大一点,我们货款的账期可能都要延长。”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和6月,熔盛重工刚刚偿还了两笔金额均为12亿元共计24亿元的信托借款,其中来自安徽国元信托的一年期信托借款,年利率达13%。 另一方面,即便熔盛希望通过外部融资完成收购,但金融机构的大门也几乎完全关闭。“现在造船行业都这么惨,这么大额的收购,不可能有机构愿意搀和。”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部门负责人表示,“熔盛现有的贷款不出问题,大家都谢天谢地了。” |
熔盛重工资金链问题遭热炒
2012-11-2 8:53:41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润邦重机杰马海上风电工程起重机通过验收
下一篇:武船一艘1500吨级海监船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