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一心入海挖边际
2012-10-29 20:21:03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2005年开始从现场转为研究,研究总院边际油田开发技术研究室副主任王春升在短短7年时间里,用13个科研奖项、13个专利证书,渤海油田上产3000万吨立功个人、中国海油建设“海上大庆油田”立功个人一等功等奖项,证明了他对科研这条路的沉醉和执著。

胆大心细,巧用筒型平台救边际

曹妃甸18-1油田,典型的边际油田,储量规模小、地质情况复杂,存在油藏开发风险。

面对眼前这个小而带刺儿的开发项目,王春升带领团队,把创新点瞄向了研究成果——筒型基础井口平台。

筒型基础井口平台的可移动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优势明显,但由于缺乏安装经验,加之对不同地质承载条件下平台再搬迁或弃置时能否顺利被拔起等问题的顾虑,一直未在油田开发现场得到应用。

根据自己团队的研究和试验结果,王春升顶住压力,坚持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大胆在曹妃甸18-1油田开发方案中第一次设计采用了无人驻守筒型基础井口平台。

当最终的ODP(整体开发方案)论证报告呈现在专家面前时,仍有一些专家持质疑态度。

王春升不急不躁,把所有研究结论、试验过程一一呈现,直到现场的疑虑慢慢消退,ODP报告获批通过。

最终,筒型基础井口平台技术在中国海油第一次得到实际应用,使只有3口井的边际油田曹妃甸18-1油田“焕发新生命”。

筒型基础井口平台在曹妃甸18-1的成功应用和积累的安装经验,使得该技术在锦州9-3西、涠洲6-8等边际油田的开发中得到迅速推广,大大降低了边际油田的开发投资,加速了边际油田的开发进程。

胸有全局,区域开发活一片

作为下属,陈国龙最佩服王春升的就是他的全局观,不管面对的项目多庞杂、头绪多繁杂,王春升总能冷静地找到突破口。

2008年,渤中26-3油田开发项目落到王春升肩上。

渤中26-3,边际油田中的边际油田,储量规模小、井区多而分散、独立开发效益差。

王春升带领团队多次出海调研、组织专题讨论,研究了周边渤南油田群、渤中25-1南油田和渤中28-2南油田的3条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10个平台、5条主管线,最终优选了十几个方案。

他有个习惯,总是随身携带着黄色的便签本。做渤中26-3项目那阵子,好几次,他闭眼躺在床上,脑子却没歇着,总是一个激灵,想到了什么,就赶紧爬起来在便签本上简要记下来。

最后,王春升带领团队提出了区域联合、依托与支持并举的思路,在众多的依托设施中,在十几个方案中,最终确定渤中26-3同时依托渤南和渤中25-1南油田开发方案,由此,渤中26-3的天然气除外输渤南油田外,还为渤中25-1油田发电补充天然气;原油开发与电力供给依托渤中25-1油田FPSO,节约渤中26-3发配电设备投资2950万元,在充分利用两个油田资源推动渤中26-3油田开发的同时,提高了区域开发的效益,让这一整片区域都节能又增产。

敢接挑战,掘出老油田新生机

同事眼中,王春升性格随和、为人热情,但工作中,他敢想、敢做的拼劲儿,又使跟着他做事的人既有压力,又收获颇丰。

秦皇岛32-6老油田综合调整项目,是中国海油成立以来一次性调整规模最大的项目,调整井多达99口。

王春升于2010年接下了挑战。

他带着团队,进行了10多个方案的研究比选。优化设计,以标准化设计思路优化生产流程和系统,将平台总数从6个减为4个,极大地降低了开发成本,最终在原油田200多口老井之间一次调整多达99口井,成为渤海油田调整增产最高的项目。

项目投产后,预计提高油田产量约61%,将使老油田重新焕发第二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王春升说最安心的时刻就是看到方案通过、工程顺利实施,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听到油田顺利投产的消息。压题图为本报记者刘梦涛拍摄。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让查找隐患成为“自觉”
下一篇:瓦锡兰汉沃驰获4艘PSV压载水系统订单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