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造船业严冬寒流下,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熔盛重工)逆势而上,以硕实、亮丽的榜单领先中国船企。据最新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熔盛重工营业收入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其中造船主营收入153.7亿元,同比增长29.8%,动力工程收入增速高企,同比增长201.6%;净收益达人民币17.2亿元;全年新增订单39艘,合同总额达18.1亿美元,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主动调整抢占“绿色船舶”市场 2011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美国经济疲软的影响,海运贸易需求放缓,BDI指数出现罕见的断崖式暴跌,显示运力过剩加剧,由此将造船业推向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低迷。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超过50%。在“一单难求”的困境下,约有1/3的企业没有接到订单。随着造船完工量连续12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量,不少船企手持船舶订单量逐月下降。而开工任务不足,甚至已“无米下锅”,成为中国造船业经营惨淡的真实图景。 为应对需求减少、产能过剩的严峻局面,熔盛重工积极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抢占“绿色船舶”市场制高点。据了解,2011年,熔盛重工积极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和低营运成本的绿色环保船型,其中向淡水河谷交付的第一艘超大型矿砂船(VLOC),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大型散货船技术水平,该船主机也由熔盛重工自主建造。目前建造VLOC的进度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剩余船只将按照计划陆续交付。去年,还完工交付了为中海油建造的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在目前受到国际市场青睐的三大船型中,熔盛重工承接的节能环保、高附加值型集装箱船的订单金额,占新承接订单总金额的14.6%。 “全球经济的寒冬令世界造船市场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船舶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需求结构变化,除了液化天然气船、大型海工装备等市场活跃外,符合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要求的新船型更被船东看好。”熔盛重工集团总裁陈强表示,加大高附加值船型的研发力度,加强与船东的战略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推进产品转型升级,将重点关注高附加值船型和低营运成本的绿色环保船型。 积极开拓新接订单稳居中国第一 年报数据显示,熔盛重工2011年度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造船板块,集团上半年来自该板块的收入为153.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9.8%。2011年公司新增订单39艘,合同总额达18.1亿美元。 在全球新增造船订单同比下降54.6%、中国新订单下降58.3%的背景下,熔盛重工接单势头依旧强劲。根据英国克拉克松数据显示,按载重吨计算,熔盛重工2011年新增造船订单占全国新增订单的15.6%,占全球全年新增订单的7.2%。“熔盛重工公司客户多为世界知名船东,也体现了业界对公司的广泛认可。”但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多变,陈强表示,近年来,公司加强了对于订单的管理,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战略,成功提升了国内船东的订单数量。 今年1月份,全球新接订单为199万载重吨,同比下滑71.1%,环比下滑36.5%。这是两年来单月新接订单量首次跌破200万载重吨,也是全球船市5年来最差的开年数据。同月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26万载重吨,环比大幅下滑54.4%、同比下滑79.1%,创下了2009年6月以来的单月最低值。在严峻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倒逼下,中国造船业的重组和洗牌已势在必行。业内人士认为,重组和洗牌将拉开领先造船企业和一般造船企业的差距,尤其是手持订单薄弱的企业。 对此,陈强表示,目前的市场环境为熔盛重工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和机会,依靠此前3年强劲的手持订单,熔盛重工将加强与船东的战略合作,度过本轮市场调整。为应对市场不确定风险,集团将积极加速产品结构的升级转型,重点关注高附加值和低运营成本的绿色环保新船型,把握钢材价格下跌的契机,强化成本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多举齐下在逆境中乘势而上 依靠造船主营订单,拉动动力工程业务快速增长。2011年,熔盛重工成功交付国内首台5S60ME-C型柴油机,该类机型具有低油耗、低排放等特点,符合海事组织严格的排放标准,同样满足当前市场对节能高效船舶的需求增长。集团旗下合肥熔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的一期船用低速机项目,目前累计产量已突破100万马力。据统计,2011年,熔盛重工动力工程板块的收入为人民币11.3亿元,较2010年上升257.6%,合并报表后收入9302.4万元,同比增长201.6%。截至2011年12月31日,集团动力工程板块发动机订单总计56台,其中包括26台外部订单。 熔盛重工表示,目前正逐步扩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的规模,该基地一期厂房已于去年6月28日正式投产,设计产能为每年3万台液压挖掘机。今年,由该基地生产16种液压挖掘机与2种履带式起重机,将由原来的省外直销模式改变为代理模式,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以顺应市场变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而随着中国对深海油气的需求逐步增加,海洋工程制造业正在进入发展高峰期。预计2012年起中国将逐步进入海洋油田开发新阶段,大量海洋工程的市场需求空间已经形成。熔盛重工除积极参与国内专项招投标外,还将依托已有生产经验和技术储备,加速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设计,重点关注钻井船及液化天然气船等复杂船型的研发。 “2012年,熔盛重工将审慎评估市场环境,密切追踪市场变化,着力加强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力度。集团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完善现金流管理,把握投资规模和节奏。”陈强如是表示。据了解,2011年熔盛重工分别获得由东方汇理银行牵头的2.2亿美元银团贷款,及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提供的1亿美元贷款,通过拓展海外融资渠道,抵御人民币汇率风险。 |
熔盛重工:逆市夺“金”领跑船企
2012-4-29 0:08:11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上海黄浦第一届自主创新领军人才-斯凯孚艾澜德
下一篇:瓦卢瑞克常州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正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