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元林:中国造船业从困顿中渐露曙光
2014-3-11 10:35:40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任元林说,从去年10月至今,随着市场稍回暖,船企接新订单平均可获10%毛利。尽管目前中国造船业仍处困顿状态,但似乎已感受到微弱的光亮。 “灰色2011、黑色2012、血色2013”。本地上市的中国造船公司扬子江船业(Yangzijiang Shipbuilding)董事长任元林,曾如此形容近几年中国造船业的惨淡景象。 那么2014年又是什么颜色?他形容为“黎明前的黑暗”。 根据任元林估算,2013年上半年只要接新订单就可能亏损5%到10%,但中国的一些造船企业还是会去抢单,他称此为因饿去吃“毒饭团”,不过扬子江没有加入这个队伍。从6月到10月,新船合同的价格已经恢复到能基本保本的水平,因而公司开始行动。从去年10月至今,随着市场稍回暖,船企接新订单平均可取得10%的毛利。 他认为,尽管目前中国造船业仍延续困顿状态,但似乎已经能感受到微弱的光亮。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船业要走出冰封也绝非一朝一夕。据中国媒体报道,去年前三季中国造船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0%至55%,较2012年低了约20个百分点,同时远低于80%左右的合理产能利用率。中国造船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预计,2015年中国造船业产能较2011年将削减30%左右。因而产能过剩的问题严峻,并将导致处于低谷的船舶业复苏时间比预期更漫长。 另一龙筹股中远投资(COSCO Corp)就在近期公布的业绩中透露可能面对新订单下滑,以致产能过剩的挑战。 不过,脑筋转得快的任元林,从业者眼中的“问题”发展出一项新业务:航运物流及租赁。去年扬子江成立了经营相关业务的子公司,它被任元林称为蓄水池。 他说:“当订单不足、船价低的时候,我先造船供航运公司使用,等市场气候好转有买家出现再脱手。我们不是要去争当航运界的老大,这么做目的还是为造船服务,平衡产能。” 此外,走过这一轮产业寒冬,有部分船厂倒闭,那些尚未完工的船只在接收资产抵押的银行眼里就是废铜烂铁,而扬子江则把它们变成新船,在航运公司这个平台等待出售,以期日后赚取不低的利润。 除航运物流及租赁外,在扬子江去年进行的战略重组五大板块中还有金融投资,拆船、钢结构加工及相关金属贸易业务,房地产开发,以及核心业务造船、海洋工程。
业务适当多元化 去年净利达6.5亿元 任元林认为,正是因为业务适当多元化,帮助扬子江提高了在产业冬天中的御寒能力,去年取得31亿元人民币(约6亿5000万新元)的净利。对于何为“适当多元化”?他的解释是,其他业务都为主营的造船、海洋工程服务,就好比星星绕着月亮,但不会削弱月亮的光芒。例如房地产开发是由于旧船厂搬迁,出现空置土地之后,才与政府联手发展为商住楼盘。“房地产领域的利润虽高,但公司不会加大其业务比重,毕竟我们不是专业房地产公司,永远都做不过强者。” 至于去年营收达到约15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投资业务,则包括两大部分: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投资(held to maturity investment)和小额贷款。前者主要是将收取的造船订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去年它的营收达到14亿1400万元人民币。 不过,扬子江的金融投资业务的风险问题受不少投资者和分析师的关注。 瑞士信贷分析师黄杰伦在受访时指出,在2012和2013财年,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投资占扬子江总营运毛利的24%至25%,这个比重有些高,这种盈利长期来自投资的趋势恐难持久。中国金融业正面临改革,若融资体系出现问题,金融产品到期无法兑现,那么对扬子江将造成影响。 但他认为,造船业开始出现复苏迹象,扬子江凭其竞争实力可以接获更多订单,因而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5元。 两家造船厂 命运各不同 以中国造船业整体来看,环渤海湾的大连,珠江口的广州,长江口的上海和江苏的扬州、南通、泰州等都是船舶工业重镇。大连、广州、上海以国有船厂为主,而江苏以民营船厂为主,经营机制相对灵活。在扬子江集团所在江苏,还驻扎着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两家的造船厂同在长江边,但命运却迥然不同。 于执行能力不足,去年熔盛重工蒙受巨额亏损。任元林在昔日竞争对手陷入困境时非但没有隔岸观火,还派手下配合银行帮助熔盛完成未交付的订单。 这是助人为乐还是养虎为患?任元林意味深长地说:“少一个竞争对手,我们的日子未必有多大变化。这就好比一个大城市里有众多餐厅,一家倒闭了,难道另一个的生意就会突然间特别红火吗?相反,如果熔盛重工倒闭了,这将打击金融机构对造船业的信心,影响全球业者对中国造船业的看法,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所以我们不希望它倒下。”
|
运能过剩 价格战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龙源电力领跑海上风电开发热潮
下一篇:青山船厂再获6艘64000DWT散货船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