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沅江造船:借得东风行万里
2013-12-23 9:39:18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烟波浩渺的南洞庭一望无垠,气象万千。 
    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洞庭湖畔,衬托着湖光水色。 
    迎着徐徐清风,漫步于蜿蜒的湖岸线,但见一排排“名花有主”的船艇整装待发,场面蔚为壮观。这些造型新颖、豪华美观的船艇,像一条条蛟龙,经洞庭,过长江,游向全国,甚至冲出亚洲。 
    在水乡沅江,我省最大的船舶制造产业基地已然崛起。据了解,目前,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已有“太阳鸟”、“金瀚”、“ 镇波”等船舶企业29家,主要生产游艇、公务艇、工程船、运输船及船舶配套件。今年1至11月,该市船舶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4%,占全省船舶工业产值的 45.8 %。

    高端规划促转型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沿湖岸线绵延上百公里,水路通江达海,陆路已融入长沙一小时经济圈。独特的区位优势,水乡的自然禀赋,孕育了沅江的造船业。沅江造船始于宋代,栉风沐雨,渐成气候。 
    近年来,随着国际造船业向中国转移,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沅江市的决策者们敏锐地抓住机遇,着力做大做强船舶产业,将其打造成县域经济重点特色产业。2010年5月,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应运而生,沅江船舶产业一跃成为全省同行业的排头兵,并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殊荣。 
    然而,船舶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场新的挑战悄然降临。 
    随着金融危机滞后效应的逐渐显现,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际造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竞争愈加激烈,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为此,《湖南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以环洞庭湖地区为重点,以发展“专业、精品、特色、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着力点,加快推进产业集聚,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努力攻克关键技术,逐步延伸配套产业链,积极促进船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总量规模和效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着力推进江湖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今年1月,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四千工程”( 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发展一批千亿集群,培育一批千亿企业,打造一批千亿园区),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其中就包括益阳船舶制造产业。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来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调研,要求沅江以“太阳鸟”为龙头,加快船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县域经济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时代的召唤,上级的关怀,使沅江在船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开足马力,破浪前行。 
    去年以来,益阳市委、市政府,沅江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商议,形成了船舶产业专业化、特色化、错位化、规模化发展的共识。他们请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把脉,高起点做好船舶产业规划。益阳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几上北京,向研究所的专家汇报并磋商规划相关事项。规划课题组成员多次到园区进行调研,并与省国防科技工业局、省船舶工业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以及益阳市、沅江市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和讨论,征求在京船舶行业专家的意见,反复酝酿,几易其稿之后,完成了《益阳(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编制工作。
    一张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华丽转身的蓝图展现在我们眼前。围绕错位竞争、互动协调、绿色集约、创新驱动、以园促城的理念,益阳(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区定位为: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游艇和公务艇产业基地、全国著名的游艇文化之乡、中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湖南省船舶设计研发展示中心、益阳新兴的经济增长极。总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分为功能互补、重点突出的四个区块:船舶高端功能集聚区、内河船舶制造集聚区、游艇公务艇集聚区、船用舾装件及配套产业集聚区。目前,除船舶高端功能集聚区外,其他集聚区控制性详规已通过专家评审,并由沅江市政府批准实施。 
    在高起点的规划引领下,沅江船舶产业开启了“扩优、铸链、提效、育企、建园”的新征程。 
    “扩优”:把游艇和公务艇产业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培育私人豪华游艇、商务和公务艇品牌,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打造沅江城市新名片。   
    “铸链”:弥补船舶产业生产链和价值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完善产业体系,拓展增值空间。 
    “提效”:采用和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大力推广现代造船模式,提高企业综合生产效率。 
    “育企”: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发展成为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鼓励中小型企业面向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在优势领域形成特色和品牌。 
    “建园”:加快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生产、服务和生活功能相互配套;保护水体生态系统,依托自然水体和丘陵,加强园区景观设计,建设生态园区。 
    目标昭示着未来。到2017年,沅江船舶工业产值将力争突破100亿元大关。

    真诚服务聚人气 
    12月中旬,从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直通沅益一级公路的南洞庭大道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另据了解,园区至长沙宁乡的公路已列入省“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随着这两条公路的建成,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近3年来,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多方投入资金近10亿元,推进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建标准化厂房,增强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并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兴建了塞南湖、沈家湾等安置小区。目前,内河船舶制造集聚区、游艇公务艇集聚区和船用舾装件及配套产业集聚区已具雏形。 
    与此同时,沅江市制定政策,对园区的项目(企业)在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倾力扶持,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减免有关规费。同时从严推行涉企检查和重大行政处罚事项备案制度,每月1日至20日不允许到园区企业开展常规性检查,确需进入企业进行检查的,须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书面向市优办备案;执法机关对企业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须书面向市纪委、监察局和市优办备案。特别是对重点产业项目,在兑现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开辟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真诚的呵护,周到的服务,让入园企业享受到家的感觉。前不久,一家船舶企业准备新上的项目因为资料不全,在市政府组织召开的项目评审例会上没有通过。园区专门派人帮助这家企业完善有关资料,并请示市政府破例为该项目召开了一次专题项目评审会。 
    今年10月,“金瀚”二期扩能项目办理报建手续,须报多个部门审批,园区派人帮助企业将有关资料准备好后,与市政务中心联系,政务中心采取并联审批的办法,一个上午就办好了。 
    “园区服务很到位,可以说有求必应。”小河嘴船厂的冷总告诉我们,园区同电力局和自来水公司建立了协调机制,由于日常维护、线路改造或其他原因必须对企业停水停电的,企业负责人会提前3天收到手机短信通知。有一次,电力局因线路检修给他发了停电信息,可他疏忽了,正好那天他们生产的一艘货轮竣工下水,当船下到一半的时候岸上突然停电,几千吨的船身仅靠一根钢绳吊在岸边,随时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园区负责人获悉后,火速与电力部门联系,马上恢复了供电,货轮安全下水了。 
    巢好引得凤凰来。现在沅江船舶产业园新在建项目有8个,1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园区负责人告诉我们,中南船舶配套产业区首期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刚建成,就与3家企业达成了入园意向。

    自主创新铸品牌 
    在中国船艇行业,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太阳鸟”。 
    抱定“传递感动,创造美好”的信念,“太阳鸟”从洞庭湖边起飞,像雄鹰一般,越飞越高。 
    “太阳鸟”总部,就坐落在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作为中国游艇行业新锐,它有着太多太多的荣耀与光环––国内新型复合材料船艇行业的排头兵,中国游艇第一股,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游艇市场用户满意第一品牌…… 
    “太阳鸟”是船舶产业自主创新,树立品牌的成功范例。 
    没有创新,就无从谈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沅江市建立船舶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提升船舶技术开发、设计、检测、培训、孵化、宣传等能力。重点扶持“太阳鸟”、“金翰”、“镇波”等船舶制造企业与省国防科工局、中南大学、华中科大、武汉船舶学院等院校和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 提升船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打造自主品牌。目前,该市已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工作站1个,教授级高工15人,技术创新平台2个,产学研基地5个,船舶制造自主知识产权达190项。 
    走进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金灿灿的牌匾令人目不暇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小型船艇装备动员中心、国家大型游艇重点项目承担单位、美国游艇协会会员单位……该公司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求变,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自主品牌。公司每年用于科研开发和技术建设的经费占主营销售收入的6%以上,其研发中心––湖南现代游艇技术研究与工业设计中心,是国内首个省级游艇设计中心。 
    截至目前,“太阳鸟”共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160多项。2010年,公司为上海世博会研发建造了36米长新型复合材料豪华双体游艇,被誉为“世博之星”。2011年,获得亚洲最佳游艇制造商殊荣。2012年获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2013年第七届深圳国际游艇展,一举揽获三大奖项:“SIBEX2013金帆奖年度中国最佳游艇制造商”、“SIBEX2013金帆奖年度中国最畅销国产动力艇”、董事长李跃先荣获“SIBEX2013金帆奖年度中国游艇业领军人物”。      
    创新驱动,让“太阳鸟”在市场博弈中顺风顺水,一路高歌。公司游艇、商务艇及特种艇等系列产品销售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其自主品牌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产品出口至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东南亚以及非洲与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难怪中国船级社的专家学者这样评价:“太阳鸟”对湖南新型船艇产业链的形成,以及我国新型船艇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太阳鸟”的掌舵人李跃先没有陶醉于以往的荣誉中,他立志把“太阳鸟”游艇打造成世界游艇名牌。 
    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铸造品牌,“金瀚”、“镇波”、“帝豪”等船舶企业也在不懈地追求。 
    为了占领市场高地,湖南金瀚船艇制造有限公司“船艇技术研究中心”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广泛合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开发钢玻、钢铝等混合船艇。这种新型船艇安全系数高、航速快、耗能低、外观美、使用寿命长,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10月,“金瀚”金属船舶整装车间(扩能二期)项目开工,新建钢结构车间2万多平方米,主要用于建造钢玻、钢铝等混合船艇,能保证12艘60米以下的船艇在不受高温或雨雪天气影响的环境下同时生产。 
    最近,“金瀚”的钢玻、钢铝混合船艇生产接到了批量订单,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仅国家农业部渔政执法船中标订单,就有42艘钢铝混合船艇。 
    湖南镇波船舶开发有限公司抓住国家推进车船节能减排的机遇,与长沙市清洁汽车行动领导小组专家组合作,实施液化天然气船舶开发与应用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最近,该项目已通过市政府项目评审会。 
    作为我省一家上规模的专业生产船用甲板机械产品和船舶舾装配套件的企业,湖南帝豪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荣膺中国质量万里行“知名品牌”, 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市,并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 
    且借东风行万里,扬帆破浪正当时。化茧成蝶的沅江船舶产业,在时代的春天里正在放飞新的梦想!·实现中国梦 发展谱华章·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宏强船舶重工90米近海油轮下水
下一篇:船舶新技术助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