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在深胜利闭幕!
2022/11/15 11:54:17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2022119-10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OC2022)在深圳隆重召开!为期两天的大会以“面向绿色未来,释放海洋潜力,实现双碳目标”为主题,聚焦于全球海洋油气和海上能源与数字化转型,汇聚国际 / 国家石油公司、钻完井承包商、以及油服企业、研究所/高校、政府等200+行业领先企业,400余位参会代表同堂共聚,2000多名线上观众线上同步交流。在中国海油、深圳市海油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以OC2022为代表的系列峰会旨在连接全球海洋油气行业决策者,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海洋油气行业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由多个主论坛、分论坛和平行论坛组成,精彩纷呈。

 

 

在油气产业升级论坛上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勘探部经理林鹤鸣向大家介绍了南海东部勘探作业的现状和深圳分公司勘探部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近几年,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自主的科研攻关,在复杂流体识别、录测一体化评价、潜山作业、电缆粘卡可视化预警、海上探井压裂和深层排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关键性技术成果,初步解决了当前勘探作业中面临的一些难题。南方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勘探专家,副主任李绪深分析了CCUS的进展和典型案例,截止20219月,全球运营和建设中的规模化CCUS135个,其中在运营的商业CCUS设施66个,年普及总量约为4千万,主要在美国、北欧、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全球CCUS项目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开发中的项目能力从2020年底的7500万吨/年上升到20219月的1.11亿/年,多个大型CCS集群开展建设。我们国家目前建设和投运的有40个,最巩膜300万吨每年,年规模在10—30万准之间,集中在陆地盆地,主要是自产自销为主,近期也在滑动和华南有大型的项目,但是只是开始而已。中海油国际公司中海油海南能源分公司董事王同良向我们分享了这几年来典型的数字化进展项目,包括智能油田秦皇岛32—6的建设深圳分公司的智能油田建设情况东方气田智能工程,还有工程天津临港新基地智能工程深海一号惠州石化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坚定不移持续推进,九九围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斯伦贝谢总经理柯宁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我们进行了交流,斯伦贝谢正专注于创造和扩大未来的新兴能源体系,随着新能源发展成为公司的战略驱动力之,斯伦贝谢将继续在各行业建立伙伴关系,开发5个领域的技术,包括碳解决方案、氢气、地热和地质能源、能源存储和关键矿物,这包括公司的新能源业务,该业务通过从地球上获取能源,减少建筑物的碳足迹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工艺总师、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清平大家分享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回顾这些年的进展,二是水下梦工厂的进展,三是国内走向深水过程中多相流领域的进展以及一些面向未来的思考。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海洋工程深水首席工程师冒家友分享的是十四五期间最主要的工程项目的进展,以及依托这些项目在科学进步方面取得哪些规划和成就。“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十四五期间将通过十大工程项目建设,有力推动南海东部油气产量再上新台阶。”康士伯数字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吴海锋聚焦数字孪生技术,数字孪生成为了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有力抓手,油气是在双碳环境下,我们需要平台具有高度自治和远程控制能力,孪生体就具备了这样很好的特质。从北海的油气田发展趋势也验证了这一点。当前,在北海油气田的发展趋势也是向着井口平台的无人化、中心平台少人化或者是无人化的发展。

 

在能源&数字化转型论坛上Westwood集团全球总监Thom Payne分享了对于微观经济的发展的整体观点,以及未来的5年涉及到整个供应链的投资方向。2022年全球的油气领域恢复得很迅猛,很多企业的金融财务表现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大部分改善的原因是因为全球油气价格高涨,价格上涨是始于2021年,而2022年油气的价格进一步的提升。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潘盼博士重点介绍了5个典型的工程案例:1.可燃冰开采海底观测项目  2.油气开发动态缆项目  3.油气开发集束缆  4.新能源开发动态缆  5.油气服务项目。中天海缆坚持“产品向系统发展,工程向总包发展”战略,布局特种海缆,深水连接器,深水施工技术,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中海油海南分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副总经理夏如君表示智能油气田的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本着“贴近现场、疏通堵点、解决痛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油气田的实际情况,求同存异,求真务实,始终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鼓励前瞻性技术探索,奖励高水平自立自强,有序推进的智能油气田建设。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严冬云分享了4个方面,一是数字化工厂的亮点,二是大数据驾驶舱下的阳光供应链,三是环保智慧大脑,四是安全工业智慧识别。演讲流畅精彩,展现了非凡的女性领导力。SBM Offshore商务经理乔惠芹分享了SBM在传统油气和新能源方面的探索。“SBM2021年在减排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碳排放比行业平均值低了40%SBM将继续在减排技术开发中投入力量,协助业主降低碳排放,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零度排放。”上海外高桥造船厂高级工程师张世超分享了在首艘国产大型豪华邮轮的项目上做去复杂系统工程、解决数字化设计的经验。“现在我们正在探索面向未来的、更深的数字化转型。”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智能油田建设项目组总经理林杨分享了自己对数字化时代意义的理解。“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新基建是数字化建设基础工程,数字技术是赋能业务必须支撑。从顶层逻辑来讲,中海油做数字化转型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重要意义的。”斯伦贝谢生产技术业务开发经理蔡星星分享了在西南油田的智能化建设的经验,通过连续的数据流,使得让不同来源的数据得到很好的治理,而且把数据推荐给不同的地面分析的引擎,比如地面的管线,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地面管网是否能够满足未来2年的生产计划,通过实时的模型帮助我们判断整个管线的状态,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去做清管,以及帮助我们判断清管移动的速度,以及清管的液量,从而很好的指导生产的作业。中海油海南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主任工程师蒋东雷分享了近些年在南海深水领域勘探开发取得的一些技术成果和突破。“主要技术难点,深水钻井、井控、储保、高压井、流动保障、水下井口的排升、管控压力的管理和井口完整性和装备,项目面临投产时间紧、水下采集数的交付会对项目的实施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大会第二天围绕钻井水下生产系统和能源转型、海工平台创新科技&转型、“双碳”目标下,海工产业升级和新项目三大主题进行不同的分论坛展开探讨。

其中分论坛 I:聚焦钻井水下生产系统和能源转型。第一部分,聚焦新科技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水下工程室主任安维峥重点分享了乐东221项目,是国内首个500米国产化的应用项目。“ 水下生产系统前景应用广阔,目前在1500米级也要进一步的布局谋划国产装备的示范应用,坚决打赢水下关键技术的攻坚战,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生产系统的技术策源地,保障我国南海油气田的开发自主可控。”斯伦贝谢生产系统(井下)北亚区市场总监赵庚从更完整的层面探讨深水完井的方案主流设计思想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希望国内的各大油气公司及服务公司可以在推广未来的技术方案上,成为全球业界的领跑者。”斯伦贝谢北亚区油藏与增效集团首席工程师郭洪志介绍的是双管柱封隔固井质量评价技术及应用,可以提高作业效果,降低成本,和降低作业风险。项目本身是复杂、耗时且昂贵的项目,作业者都在寻找提高效率和降低总成本的解决方案,额外的复杂性为评估双层闭环空的水泥交接质量带来了迫切的需求。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覃建宇就南海东部目前正在建设的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钻井关键技术为大家带来分享。南海近海是二氧化碳回注封存一块比较具备潜力的封存地,南海东部海上的技术形成一套海上CCS技术的装备体系后,可为后续油气田开发以及沿海高排放企业的大规模减排提供借鉴和指导,现在我们跟广东省的进沿岸的高排企业做对接,有可能的话,会形成一条新的二氧化碳回注的经济产业链,开辟出降碳环保的新道路”OneSubsea中国区销售经理吉宁与大家一起讨论水下生产处理系统,尤其是水下多相压缩,在注密深海能源高效开发和智慧开采的应用案例和示范效果。“如何能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实现低碳、生产清洁能源是顺利实现碳达峰的重要一环,我们致力于引领革命性技术,提高高效率,低能耗,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产品,致力于能源创新驱动,构建和谐地球家园”中海油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刘书杰带来超深水钻探关键技术与研究的讨论,南海超过1500米超深水领域含油气、盆地分布比较广阔,潜力也比较巨大,是未来海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家的重要方向。而要超过1500米到3千米的水深级别上,钻探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场合和温压工况。

该论坛第二部分聚焦海工科技装备创新。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设计院总图、首席工程师夏志分析了深海油气田开发模式及总体布置特点。随着南海中深水水域的减少,边际油田中间增多,中海油也逐步从浅水走向了深水,生产设施也从固定平台走向了浮式生产平台到水下生产系统。浮式生产平台的总体布置的研究,也关系到浮式生产平台的性能和安全,尤其需要设计、建造、安装各方的重视。    TechnipFMC销售经理周小莉表示在全球双碳的大目标背景下,TechnipFMC除了要继续专注和升级迭代现有的主导产品以外,在新能源方面,经过过去6年的探索和投入,目前识别了3个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第一个方向,CCUS。第二个方向,基于海上浮式设施的风能、波浪能、潮汐能。第三个方向,氢能。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水下工程室,深水电气首席工程师郭宏表示对于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在技术上,我们面临的是海洋环境、水温、低温带来一系列的难点和挑战,水越深问题越突出,主要还是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复杂的海洋环境条件和恶劣的深水作业的条件;二是复杂海底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三是高温高压复杂油气藏特性;四是离岸距离越来越远,这对远距离的控制和供电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公司总工程师李华山作为主持人也分享了海油工程水下生产系统总装集成业务能力及发展方向,并为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2025年,依托乐东22-1及东方1-1气田开发项目,实现500米级水深水下生产系统自主可控国产化能力,解决“卡”的问题。到2030年,全面形成1000~1500米级水深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制造体系,具备全系统1500米级水深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制造能力。”

在同时进行的分论坛 II上,聚焦在海工平台创新科技&转型。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陈宏举分享中海油的能源转型发展新思路。化石能源燃烧现在已经占了全球的80%,但到2050年的时候,下降到20%,可再生能源将迅速扩张,从一次能源中找到35-65%左右。根据这种情况,国际社会在积极的进行能源转型。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开发部经理戴宗把在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方面的进展和大家交流。主要分国内回注封存的现状进行一些探索和展望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探索。、海克斯康数字智能副总裁张鑫一个技术提供商,软件提供商的角度分享了他们在海工领域以及一些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从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统一设计标准开始,一直到整个建设期的模型应用和智能工厂的结合,我认为这个模式可能是将来我们对于新建的资产,不管是海上的设施还是陆地设施,应该是未来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的方式。”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在役设施技术保障室经理张勇分享南海东部在役设施完整性管理技术创新,分享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东海东部设施的简介,二是管理提升体制创新,三是挑战。中海油能源发展集团采油服务公司浮体系泊专业主管、项目经理李鹏分享海洋能源行业与当下智能化热潮下的思考,有五个点,第一点是数字化浪潮的兴起,二是浮式系统的适用性。三是其他行业对比。四是总结问题与挑战,五是创新驱动前景展望。上海外高桥设计二部门部长助理孔维文用幽默诙谐的演讲风格为现场带来了阵阵笑声,他分享外高桥FPSO项目设计管理提升策略,最后为海工行业发表期许海工怎么样增加自我投入,增加研发,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总工程师程久欢提出FSRU加码头的形式在世界上应该是第二座,和大家熟悉的LNG建设站有点差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大家分享基于FSRU浮式LNG接收终端建设方面的创新。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创新院浮式LNG研究所副所长夏华波分享海上伴生气回收应用研究,围绕背景和现状还有目前的问题作了介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事业部总经理唐海波分享智能化LNG动力OSV的产业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分享。 海洋石油的装备,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ANP本土元素主管Luiz Bispo分享巴西FPSO最新采购本土化需求。巴西是最大的全球海上市场。在发展过程之中有很多的投资会涌入。在未来的5-10年会发展起来。对于整个行业带来一些积极的效果。

 

第二天下午进行的分论坛 III则讨论了“双碳”目标下,海工产业升级和新项目聚焦。DNV挪威船级社中国区氢能与CCS业务负责人郭源带来海工领域的CCUS:加速向碳中和的世界转型的分享, 从整个CCS行业来说,2011年开始,每年DNV在行业里都会发布一个展望报告,这几年逐渐的趋势是往新能源过渡,新能源前景一片大好。Altera Infastructures项目总经理Ronald Chew带来AiteraS可持续发展之道:Stella Maris项目介绍,StellaMaris项目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领域,有能力开发大型CCS项目。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地球物理方法室主任徐乐意带来南海东部深层深水油气勘探技术创新及应用,近几年,随着勘探的投入增加,包括研究的进步,逐步形成针对深层深水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体系。简单来说,针对深层的目标,采用针对性的采集技术,还有对应的处理技术,以及储层反演技术。惠生海工风电事业部总体工程师方智超带来飘浮式风电面临的机遇和技术挑战,尽管当前以样机和准商业化项目为主,但漂浮式市场发展迅速,多国制订了宏伟的2030年发展规划,比如欧洲目标到2030年将有10-15GW的漂浮式风电投入使用;一些百兆瓦级别的漂浮式风场已经在计划中。海油发展清洁能源公司资深浮体风电工程师齐磊带来中国台风区域飘浮式风电系泊系统一体化设计研究,分享了5个部分,一是公司概述,二是中国台风区域场址条件,三是系泊系统形式研究,四是系泊系统一体化仿真设计方法,五是系泊系统设计规范及结果方面。

以上,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大会圆满收官!感谢所有的与会代表这两天全程的参与,中国的海工事业任重道远,离不开每一位与会人员的努力!OC2022致力于打造全球海洋油气和海上新能源决策者再度重逢的线下&线上行业盛会!我们希望,在2023年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上,也能与各位嘉宾和更多将加入我们的成员一起见证更蓬勃发展的海工行业,能一起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您有更多前瞻性、创意性的关于大会的想法,欢迎与组委会联系,同时,OC2023的超前会前预约开启,欢迎您的随时咨询!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吉宝岸外与海事再获ADES两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光船租约
下一篇:中海油联手康菲共同开发蓬莱油田风力发电项目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