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威海海事严把安全关 助力修造船业“扬帆远行”
2013-6-27 9:55:26 来源:船舶与海工杂志

 
    威海作为全国12个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之一,近年来辖区内船舶修造业快速发展,企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给地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仅今年1月至5月,威海辖区新交付船舶17艘,在建船舶46艘。
    服务修造船企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一直是威海海事局践行“服务型”海事的重点内容。据统计,2012年威海辖区新造船65 艘,试航船舶93艘次,试航船载运总人数达4850人次,未发生一起险情事故。
    严把关 确保试航安全
    “各船舶请注意,各船舶请注意,黄海 ‘生生2’轮于5月27日12时30分至6月2日19时30分在下列四点连线水域内试航,请各船舶及时避让该区域,确保航线安全”。威海船舶交管管理中心的甚高频上播发着一则则船舶试航航线警告。
    船舶试航是修造船在交付使用前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检验新造船舶各方面技术条件,确保船舶交付后能安全使用。船舶试航时平均每艘载人约50多人,有时达百余人,不确定的船舶技术状况和大量参与试航检验的人员使得船舶试航具有一定的风险。
    为确保试航船舶安全,威海海事局加强试航船舶监管服务,严把审核关,明确安全保障措施,及时播发航行警告,提醒过往船舶注意;加强船舶试航前的现场检查,重点对船员配员、船舶主要航行设备运行情况、应急保障措施等进行检查,对达不到试航要求的船舶坚决不予放行。
    在船舶试航期间,威海海事局利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甚高频等手段,密切关注试航船舶动态,及时提供信息服务;派出海巡艇对试航的船舶进行现场监管并积极提供护航服务。
    据统计,2012年威海辖区试航船舶93艘次,试航类航行警告发布量占山东海事局的75%,试航船载运总人数达4850人次,未发生一起险情事故。
    面对面 服务“零待时”
    5月26日,一场阵风10级的大风恶劣天气侵袭威海,威海南港海事处执法人员张春生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大风黄色预警信息,通过传真、电话、QQ等各种形式发送到辖区各个船厂,督促船厂做好防风准备。仅口头通知还不放心,下午,张春生和同事们分头去往各船厂,现场对船厂防抗大风举措进行现场督察。在东海船厂现场,张春生仔细检查了10艘正在修造的船舶,提出了加强系固、加强值班、防止船舶碰损等建议。
    张春生告诉记者,他基本每周都要对辖区的各个船厂巡视一次,通过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同时也能在现场为船厂人员答疑解惑。
    威海辖区共有船厂30家,形成了皂埠湾、俚岛湾和石岛湾三大修造船聚集区和十大造船企业。
    “除了帮助应对恶劣天气防抗工作,海事部门还需要对新建船舶进行船舶吨位丈量复核、重要日期确认、防污染审批、适航审批与安全监管等相关工作。”张春生告诉记者,这其中涉及到很多规定和要求。为支持企业发展,威海海事部门通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定期走访调研、加强联系人之间沟通等方式,为企业培养熟悉海事业务流程的工作人员,避免由于不熟悉业务带来的时间延误;利用威海海事局网站、建立威海修造船上船厂QQ群等方式,实现“网上面对面,服务零待时”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援助。
    建联防 营运与环保双赢
    “船舶修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油漆、重金属,或者需要处置船舶污油、生活污水等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物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船舶修造企业须建立相关防污制度、配备防污染设施和相关专业人员,严格遵守防污作业相关规定等。” 威海海事局监管二处执法员吴昭阳告诉记者。单个企业要履约或按国家防污法律法规的要求配置建立相关防污制度、配备防污染设施和相关专业人员,势必会大幅增加企业成本负担。
    如何既要保障企业有效运营,降低企业资金压力和管理成本,又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保护海洋环境,这给海事局防污染工作人员出了道难题。
    2012年3月,威海海事局建立了第一联防机构,该联防机构共由三星重工业(荣成)有限公司、荣成伽耶船业有限公司、山东百步亭船业有限公司等三家船舶修造企业组成,三家船舶修造企业地理位置邻近、业态相同、规模相似。荣成伽耶船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金先浩表示,通过建立联防机构,三家企业实现了应急设备、专业人员资源共享,共用规范防污作业程序,共同应对污染风险,真正降低了企业成本。粗略估计,仅从联防机构成立至2013年5月,该船厂在防污染方面的投入成本降低了近30万元,实现了营运与环保双赢。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宁波港海铁联运“蓄势再发”
下一篇:泰州三福船舶2#51000DWT散货船顺利试航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