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船企“五小”活动重成果保护
2012-11-29 19:34:05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近年来,广州地区船舶工业企业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充分调动一线员工、青年团员广泛参与这项群众性创新活动。在“五小”活动中,广州地区船企尤其重视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五小”创新成果向专利技术转化,已有显著成效。
让优秀成果向专利转化 广州地区船企重视“五小”活动的质量,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企业团委成立了工作小组和专家评审组,其中,工作小组对从前期活动策划到后期实施在内的各环节实行层层把关,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做好项目进度检查和指导工作,确保各项目按计划完成;专家评审组由总工程师以及各专业专家组成,对已结题的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相关意见。 在“五小”活动的立项申报阶段,科技管理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分析,按照设计优化、工法工装改进、设备发明、管理创新等进行分类,列出具有较高创新价值的申报项目进行科技攻关。据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团委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进行“五小”活动立项申报时,对创新、价值和难度等指标较高的项目给予重点指导,按照专利技术的相关科技工作要求,进行各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和监督。 每年,各企业的“五小”活动中都会有大量项目结题,其中涌现出的部分优秀成果能够实现向专利转化。例如,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制造部在《T排片体无码吊运工装研究》项目中创造了一种简单、方便的工装来代替原吊码,省去了外板片体在流水线内安装吊码的工序,直接减少工时达7小时30分钟,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项目结题后,该公司团委将其推荐给科技管理部门,并已成功申报国家专利。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在目前船市低迷、订单难抢的情况下,提高工效、节约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成为船企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为此,在“五小”活动中,广州地区船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将活动定位为共青团组织服务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优秀的成果,已在生产经营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动力。 广州地区各船企在这一活动中的深刻感受是,要进一步发挥“五小”活动的平台作用,使优秀成果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经营,就要重视提升专利创造能力,并采取有效法律措施保护专利。例如,黄埔造船公司对可能形成专利技术的项目,及时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在专家组评审后,组织填报专利申请审核报告,编写申请专利的技术文件,同时,对准备申请专利的项目采取保密措施,要求在专利申请受理前不以任何形式对外发布。 “五小”活动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了推动“五小”活动成果向专利转化,广州地区船企多次举办专利知识讲座,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一线员工和青年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开展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方面的讲座,全面提高专利申请质量。这些举措将有力促进各船企的“五小”活动步入良性轨道,以及有效保护活动中出现的优秀创新成果,使之为船企创造价值。 |
|
|
运能过剩 价格战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道达新签八条远洋专业渔船订单
下一篇:青岛扬帆在建第2艘20.5万吨散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