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刘楠:不惑之年船舶梦
2012-2-17 17:19:31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一身裁剪合体的西装衬出刘楠颀长的身材,虽然说话保持着较快的语速,但却处处透着一股儒雅之气。刘楠的中年创业,少了年少气盛,多了实业的积累。
  2001年9月的上海,这座一如既往喧嚣的都市背后涌动着不安分的暗流。人到中年创业,刘楠属于少数派。与任正非当年因为需要糊口被迫中年创业有所不同的是,刘楠却是主动放弃优越舒适的工作,自愿走上吃苦的征途。那一年,他刚过不惑之年。
  8年后,刘楠给上海佳豪船舶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豪船舶”)冠上了国内船舶科技类首家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公司头衔,也给自己的中年创业做了个阶段性的总结。
  “过去行业里都称这是我刘楠的公司,创业板上市后公司的名气比我响多了。”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逢人必提的高兴事。

从零开始
  1982年,各行各业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主攻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专业的刘楠顺利地进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其他的毕业生一样,刘楠碰上了“百废待新”的好时机,行业开始逐步走出之前的阴霾,中国的造船工业亦是如此。
  刘楠从一个工程师做起,团委书记、技术开发室副主任、经营计划处处长,直到院长助理,20年的从业经历已让其成为集技术、生产、市场、经营经验于一身的全才,更为他积攒下了足够的行业资源与人脉。
  然而,国内的船舶技术却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显著特点是国际化程度高,但市场化程度低,自主创新受诸多制约。”刘楠总结道。
  船舶设计被誉为造船之母,对造船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在他看来,要改变现状还是得抓源头。然而,国企机制上的局限却是个不小的阻碍。
  回忆那段时期,刘楠感慨地说:“之前的20年工作已为我打下了基础,但当时的成就与打造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现代化船舶设计公司还有不少的差距,我想要通过之后20年打造一家与国际技术发展相一致,创新能力强的公司,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于是,2001年9月,刘楠选择与过去的自己作别,毅然辞职的消息在当时的业内成为了一个大新闻,但他已经做好了从零开始的准备。
  听到刘楠要另起炉灶的消息,许多业内人士纷纷主动找上门来,2001年10月29日佳豪船舶成立,在外滩外贸大楼的三间小房里,七八个有着共同理想的人走到了一起,一年后队伍扩充到了40人。据悉,创业团队以刘楠的老同事居多,其中部分都是已退休人员。
  为了让员工更有归属感,从2005年开始,刘楠陆续开始实施将公司股份分给主要技术骨干,到目前为止,有35位公司骨干作为自然人股东共持有公司的股份。“佳豪船舶不是我一个人的公司,应该是大家的。”他强调。

寻找市场“盲点”
  然而,创业远没有刘楠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将脑海中的理想落到现实的行动中,刘楠遇到了不小的阻碍。
  说到这里,他点上了根烟,若有所思地回忆起了创业初始的情景。
  那时国有的船舶设计企业、研究院是市场主力,此外各个大中型船厂的设计部门以及部分外资设计公司也占据重要位置。
  市场已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同行企业已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佳豪船舶如何进入市场?这是让刘楠颇为头痛的事。
  正面竞争必然失败,刘楠想到了错位经营。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在刚创业的前三年时间里拿下的东海大桥的水工船设计项目。他告诉记者,那时,东海大桥的建设需要20多艘混凝土搅拌船,四处寻找设计公司设计船型。然而这类项目对于大设计公司来讲不起眼。“就好比他们吃惯了肉,不喜欢啃骨头。”刘楠打了个比方。刘楠吃下了这些不起眼的小骨头,也为佳豪船舶攒下了第一桶金。
  至今,刘楠仍然清晰记得公司创业历程中的许多第一:沥青船设计是拿下的第一个设计合同,第一条自主开发船型是混凝土搅拌船,第一条监理的船舶是港务局的打桩船,第一个科研项目是为军方贯彻国防要求的民用船舶做改造。
  此外,刘楠发现,多数船厂设计部门只能从事生产设计,大部分专业船舶设计单位也只能提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和详细设计。“这些只是为船厂提供技术标准及船舶的形式、尺寸、结构、性能而已。”刘楠说。
  不创新挤不进行业。刘楠决定在传统的设计流程后加入生产设计、技术监理的环节,不仅描述应该造怎样的船,而且解决怎样造船的问题。通过电脑模拟实际造船工程,减少实际建造时的返工率,节约造船成本,缩短建造周期。

海洋工程新增长点
  船舶设计行业是船舶工业产业链的最上游,与造船行业密切相关。刘楠明白单脚行走的危险,所以从2005年起,他开始涉足海洋工程,刚开始只是提供辅助船的设计,现已在深海项目比如开采油田需要的钻井平台、海上风能发电需要的起重船等方面加大了研发投入。
  事实证明,2006年~2007年船舶行业火热,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新船需求从2008年9月开始大幅度下降,截至2009年6月,全球新船订单数量持续维持低位。但国际海洋工程设备市场却在2009年大幅增长。
  “海洋深水项目的前沿技术都在国外,虽然目前差距大,但国内需求市场足够大,是公司未来的新增长点。”
  佳豪船舶此次募资投向的船舶工程设计中心、海洋工程设计中心已在公司的新厂址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科技园的一栋办公楼内竖起了牌子。“我在公司的时间也就是三个9年。”他扳扳手指告诉记者,“第一个9年是公司的创业期,把公司带上市是我的心愿。第二个9年是转型成长期,第三个9年是发展成熟期,我希望能在第二和第三个9年后,看到第二代创业团队成长起来,看到未来百年佳豪的影子。”

对话刘楠
  CBN:将一家民营企业推向资本市场,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刘楠:一方面上市公司由于要受到公众的监督,从规范运作的角度来讲,对公司的后续发展会更有利。另一方面公司想要发展速度再快些必定需要资金,上市融资是一个理想的途径,如果只是靠自有资金的持续滚动,可能还要再花5~10年的时间。
  CBN:上市后公司员工的心态有怎样的变化?
  刘楠:公司上上下下员工受到了不小的鼓舞,工作更加有积极性,但我告诫我们的管理层和员工要保持原来的心态,重心应放在如何继续推动行业的自主创新。对我个人而言,上市后肩负公司未来的发展感觉更有压力,因为现在不仅要对员工负责,更要对我们的社会投资者负责。
  CBN:对于此次上市融资的超募部分,公司将如何规划?
 刘楠:公司此次约超募的2.02亿元将有三个投向。首先在第一期海洋工程设计中心建设的同时加快启动海洋工程设计中心二期项目,计划于2009年底开始建设,该项目总投资7011万元。其次拟投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佳豪船舶全资子公司––上海佳豪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营船舶设计工程总承包、船舶内装设计与工程承包以及船用装备配套与工程承包。其余将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用于公司主营业务项目投资。
  CBN:如何看待公司股价的变化?
 刘楠:我不太关心公司股价的变化,起伏很正常,这是资本市场的行为。前段时间把太多的经历花在了公司上市,现只想着如何把公司做好,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关键价值还是要靠自己创造。一定要淡化市值,毕竟只有业绩才是真的。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船舶设计大师赵耕贤:认清差距 加快升级和国产化步伐
下一篇:魏家福:有责任带船安全靠岸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