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大船集团,一家船厂的十年调整路
2012-10-18 9:09:43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报道,过去十年是中国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十年,舞台上的主角由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演变成技术含量高、绿色高效的产业。专家指出,十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未来十年,中国产业必须正视并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十年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由一个个具体企业的调整完成的,也正是这些企业,经历、感受并见证着这一历史。

在大连,有一个近年来在国际造船业影响越来越大的造船企业——大船集团。十年来,大船经历了堪称残酷的国际竞争,挺过了堪称恶劣的市场环境,企业竞争力越发强劲,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集团的结构调整。

20128月,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来到大船集团,听大船人讲述了十年来的结构调整之路。

十年前的大船集团,虽然名字叫“大船”,但在世界造船行业和中国制造业中,大船集团只能算做一只“小舢板”。

当时的大船集团产品品种少,研发水平低,产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型散货船、原油船,超大型油船的设计和建造刚刚起步,在集装箱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和建造上则完全是空白。

十年前,大船集团建立现代化总装造船模式尚处于“依葫芦画瓢”的完全模仿和局部改进阶段,船舶建造周期很长,当时,生产效率最高的4.6万吨成品油船建造周期达到360天,水下周期超过100天;第一艘VLCC建造周期达到740天(24个月),船坞周期达到209天(7个月),而当时日韩先进造船企业同类产品的建造周期12个月,船坞周期是3个月,差距之大,令人汗颜。

而近几年的国际航运和船舶市场,又可谓波涛汹涌,甚至是恶浪滔天。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阴影还未散去,欧元危机又接踵而来,航运量持续低迷的同时,作为航运市场主力的欧洲各国银行纷纷停止了对船主融资,致使造船业订单急剧减少,许多造船企业陷入无船可造的困境。而在世界造船行业排名前四位、在国际造船市场占据重要份额的大船集团自然难免遭遇冲击。

用什么来抵御风险?大船人告诉记者,法宝就是之前大船集团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地及时转舵,调整航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布局多个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造船产业方面,大船集团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今年,新承接了4艘、总吨位为48.2万吨的10000TEU集装箱船,并研发了无污染低排放的大型天然气运输船和钻井船。

海工装备领域是公认的“蓝海”,也成为大船极力突破的领域。大船集团根据国际形势及石油市场的变化,加大了海上钻井平台的研发和经营力度,国内首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已成功推向市场,海洋石油生活支持平台和钻井船市场的市场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

同时,大船集团在修船和拆船行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投资总额20亿元的长兴岛修船基地建设已接近尾声,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乃至亚太地区海洋工程改装、船舶升级改装和大型特种船舶维修的重要基地。今年5月,该集团投资的绿色拆船基地在长兴岛开工建设,这两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大船集团成为中国唯一能够提供从设计、开发、维修与改装,直至最后拆解的全寿命周期服务的船舶企业集团。

而标志着大船集团发力的重工行业,合同金额约为13亿的重点项目——华威和田2X135MW热点厂工程管理总承包合同已经签约。

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让大船集团尝到甜头,多个产业扬帆竞发也使得大船集团捷报频传。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五好”从这里走来
下一篇:关于《发布启运港退(免)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