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中国航运业巨亏“触底” 交通运输部酝酿救助新政
2012-4-16 9:08:05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市场观察

交通运输部正在酝酿新政策,包括指导航运企业加强风险的管控,特别是支持航运企业与一些大的货主签订风险共担的合同,降低揽货和市场风险;鼓励和支持对有能力、有实力的航运企业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防止恶性竞争等。

综合新华社上海415日电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1919.SH/1919.HK,下称中国远洋)2011年巨亏104.5亿元,既创公司亏损纪录,也是A股上市公司亏损额的新高。同为国内航运业国家队的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海集运601866.SH2011年全年净亏损达27亿元;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长航油运,600087.SH)则连续两年出现亏损,亏损额由上年的1859万元增至去年的7.54亿元。

分析机构认为,运价大幅下跌是航运企业巨亏的主因。2011年,象征国际干散货运价景气程度的BDI指数同比下跌43.8%,具有代表意义的亚欧航线集装箱运输均价同比下跌51%

除了低迷的市场环境,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航运企业风险预判能力不强,2011年的巨亏在2007年就已埋下伏笔。2007年,新造船价格处于高位时,国内航运企业下了过多的新船订单,而34年后,航运业陷入低谷,而新造船大量涌入,导致运力过剩。

中国远洋母公司中国远洋集团董事长魏家福说,2012年有信心大幅减亏,但具体到什么程度不好判断。

航运业是强周期性行业,但近年来市场走势一年一变。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远洋大幅亏损75.4亿元;随着全球经济复苏,2010年中国远洋很快走出困境,实现盈利67.6亿元;2011年再次巨亏。(编注:针对中国远洋2011年远超市场预期的巨亏,财新网12日援引一位接近中远集团的知情人士的话说,人为调节利润是很多国有企业管理层换届时惯用的手法,2011年财报亏损幅度超出预期,正是为2012年努力扭亏埋下伏笔,中国远洋想通过国资委财政部申请100亿元的注资。

今年一季度,市场需求仍然乏力,但航运业从3月份开始已加大力度收缩舱位供给,多数航运企业大幅上调市场运价。

素有班轮运输业务利润线之称的亚欧航线首当其冲,成为运价上调的主战场。33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135.11点,较2011年底增长28.8%

然而,涨价潮能力挽狂澜?国内航运专家吴明华认为,在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情况下,涨价的空间是有限的。尽管眼下的涨价计划收到成效,但长远的复苏仍有赖于综合实力的提升。

今年一季度,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曾表示,交通运输部要研究振兴航运业的政策,争取尽快出台一些有利于航运企业的政策和措施。

吴明华认为,航运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诉求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航运税收体制改革,国外航运企业相对而言更占优势,比如吨位税、营业税、船员个调税等税收享受到的优惠更多。

二是市场准入机制,需避免企业盲目扩张。

三是燃油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20%上调到35%,需通过灵活的调整减轻负担。

据悉,交通运输部正在酝酿新政策,包括指导航运企业加强风险的管控,特别是支持航运企业与一些大的货主签订风险共担的合同,降低揽货和市场风险;鼓励和支持对有能力、有实力的航运企业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防止恶性竞争等。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明年或成航运最艰难时刻
下一篇:国内外专家看好中国内河航运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