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交易所《航运交易公报》1月4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显示,受业务大幅回升刺激,2012年海工类上市企业成为投资者眼中的新秀;而2011年遭遇市值大缩水的航运企业在2012年则出现分化,集运企业已触底回升,散货企业市值缩水幅度更加扩大。
榜单列举了所有72家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证券市场上市的主营业务为航运、港口、船舶及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并按照总市值大小进行排名。截至2012年12月28日,72家中国港航船企市值总计7475.9亿元。
按地区分,在大陆和香港上市的61家港航船企市值总计6932.2亿元,较2011年增加164亿元。在台湾上市的11家港航船企市值总计543.7亿元。按行业分,34家航运上市企业总市值为2307.5亿元;25家港口上市企业总市值为2654.7亿元;13家船舶海工类上市企业总市值为2513.7亿元。虽然航运上市企业的数量占到港航船企总数量的近一半,但是其市值却不到总市值的1/3。
航交所指出,作为整个航运业的核心,航运企业2012年依然受到行业低迷的影响,业绩亏损家数有所增多。这也影响了投资者对航运企业的热情,导致市值缩水。
根据榜单,34家航运上市企业总市值为2307.5亿元,前5强以集运企业为主,分别为中国远洋(601919.SH;01919.HK)、中海集运(601866.SH;02866.HK)、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中海发展(600026.SH;01138.HK)和长荣海运。其中,2013年极有可能“戴帽”的中国远洋市值较2011年同期缩水33亿元至411.6亿元,下降7.4%。
报告分析,中国远洋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其干散货业务不振。截至12月24日,BDI已经跌破700点,较低迷的2011年同期平均值1372点下跌49%。
在散货业务持续低迷的同时,二季度开始,在多次提价的促使下,集运企业的业绩出现探底回升的趋势。业内人士预计,三季度集运市场欧美航线盈利情况有所改善,从运价上看,虽然欧线现货运价环比回落,但美线环比改善。
此外,燃油成本环比有所回落,降低了船东的成本,因此,2012年多数集运企业有望全年实现盈利。
不过,2011年表现坚挺的港口上市企业,2012年风光不再。前三季度,许多港口上市企业的业绩由过去的高增长转为“负增长”,为数不多取得业绩上升的港口企业,业绩增幅也普遍下滑。
根据榜单,包括天津港(600717.SH)、唐山港(601000.SH)、上港集团(600018.SH)、盐田港(000088.SZ)、南京港(002040.SZ)等多数港口上市企业市值均普遍遭遇缩水,排名下滑。
报告分析,受欧美需求不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转移等因素影响,作为中国主要集装箱出口港的上海港进入货量增长相对缓慢的阶段。三季度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6万TEU,同比下滑1.2%;而过去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
不过,与上港集团形成竞争关系的宁波港(601018.SH)2012年预计将取得不错的成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32亿元,同比增长18.58%。其市值也增加了18.7亿元至326.4亿元,排名榜单第6位。
航运专家马途指出,由于航运业的危机有一个传导过程,航运企业首先受到波及,然后才会慢慢影响到港口和船舶等上下游行业,因此2011年最先“受伤”的航运企业已经探底,接下来就要轮到港口和船舶企业了。
而在产能过剩和订单减少的双重重压下,船舶上市企业无论市值还是排名均出现了大幅的下滑。业内预计,由于缺少新订单,手持订单又在不断消耗,2013年对船舶企业来说可能才是真正的生死考验。许多船舶企业不仅面临无船可造,还可能因资金压力而遇到有船也不敢造的窘境。
不过,在传统船舶企业业绩下滑的同时,海工类企业的经营情况却开始改善,项目数量大为增加,有些之前亏损的海工上市企业成功扭亏为盈。中国最大的海工船舶运营商中海油服(601808.SH)以677.3亿元总市值超越2011年排名第1的中国重工(601989.SH)和排名第2的上港集团跃居榜首。
|
航交所:集运散货航企业绩分化 海工企业成最大赢家
2013-1-5 10:51:00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泰安民营船配企业从配角到主唱的秘密
下一篇:镇江首艘数字信息化海事趸船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