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市之冷与海工之热
据克拉克松统计,2012年1~11月全球全球新船订单量为999艘、3990万DWT、1880万CGT,以DWT为准,同比大幅下降47%。而同期中国获得341艘2334万DWT的新船订单。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年造船产能为8000万DWT,因此,对中国来说船市之冷不言而喻。 据业界透露,截止今年10月中旬,被暴露出的钻井平台及钻井船、FPSO、FLNG、FSRU、FSO等海工装备的订单总额约390亿美元,已达到空前规模,全年海工装备订单总额超过400亿美元不在话下。 此外,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部分海工项目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延迟调整,但是油气资源价格仍处在攀升之势,因此,可以预计钻井平台及钻井船、FPSO、FLNG、FSRU、FSO等海工准备订单将持续增长。 转型海工不是谁都玩得起 由于船市之冷,海工之热,中国多数船厂在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危机之下,纷纷聚焦于海工装备,国内船企大有一起挤“海工独木桥”的趋势。 仅今年,中海工业、广船国际成立了海工事业部,熔盛重工在新加坡成立海工公司,武船海工基地通过评审,中远船务在上海、广东以及大连布局海工,振华重工南通海工基地、惠生海工舟山海工基地相继投产,此外,广船国际兼并龙穴造船,招商局收购海新船务等,其他还有一批船厂对转型海工蠢蠢欲动。 近日来,民营船厂中,金海重工首获自升式作业平台订单,扬子江船业首获FPSO和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加上早前熔盛重工成立新加坡海工公司时首获钻井驳订单,完成了他们转型海工的初始阶段,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完成了海工转型。而他们在转型路上的艰辛没人能体会。熔盛重工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转型海工,并不是所有船厂都能复制,熔盛重工三年磨一剑,投资52亿人民币落成如皋船厂的四号船坞迈出转型海工的实质性步伐;建造“海洋石油201”,为转型海工打下强大的技术基础;日前一次性投资9000万美元成立新加坡海工公司,招揽海工人才。而目前熔盛重工今年转盈为亏,除了受到造船市场低迷的影响外,与其大手笔的转型海工不无关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造船巨头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也掀起过转型海工的浪潮,但是其低估了海工产品的建造难度,在进军海工领域业绩不如意,元气大伤,最终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退出了这一市场,直到目前才再度想起进军海工领域。 海工准备在技术积累、资金投入和人才上的门槛较高,决定了海工装备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到。因此,转型海工是龙头船厂玩的“游戏”,船厂决定转型海工是首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够不够格,玩不玩得转! 王锦连在很多场合公开表示,中国没必要扩张海工产能,对于没有实力中小型船厂,建议他们远离这个市场,因为他们经受不起更多的资金挑战和风险。他还表示,韩国有3-4家非常成熟的船厂,新加坡也有2-3家。因此,中国最终也许只能有4-5家船厂能在海工市场站稳脚跟。中国只有4~5家船厂能在海工市场上站稳脚跟或许有失偏颇,但是也不失为“良药苦口”的金句。 中国海工进入快速成长期 转型海工虽然不是谁都玩得起,但是并不妨碍中国海工装备整体进入快速成长期。 过去十年,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曾在2010年一举超过韩国,问鼎造船第一大国,然而2011年和2012年造船市场峰回路转,而韩国凭借着海工发力,再次登上造船第一大国宝座,据悉,韩国船企今年在海工装备领域的订单占据订单总额的70%以上。 然而,在造船市场陷入困境的两年中,中国造船厂加快转型海工转型的脚步,并进入快速成长期。在海工产品上,如果说欧美等国掌握着,欧美等国掌握着一流的设计与建造技术,是全球海工第一梯队,那么中国目前在海工上已经可比肩韩国和新加坡,跻身为第二梯队。 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加快了海工装备的接单步伐,据国际船舶网整理统计,目前全球219钻井船、海工平台、浮式生产装置共219艘/座订单,中国获得45艘/座订单,韩国为70艘/座,新加坡为75艘/座,其中韩国在钻井船上占绝对优势,新加坡在海工平台上占绝对优势。 中国海工弯道超车的机遇 刚进入海工市场不久的中国,虽然可比肩韩国和新加坡,在欧美海工转移后的第二梯队中形成三国鼎立的趋势,但在国际上,中国在海工上的声望远不及韩国和新加坡,中国能在全球海工市场上立足,拼的是价格优势,和韩国新加坡争取国际上的订单时,往往显得底气不足,而国际上的海工运营商也倾向于韩国和新加坡下单。 究其原因,正如宋海良所说的那样,设计研发能力薄弱和配套业的滞后是当前中国海工装备业的两大软肋。例如中国今年奔赴南海作业的“海洋石油981”,工作效率高于预期,也是中国在国际海工装备上的一张名牌,但是“海洋石油981”大部分的收入都落入了欧美配套商的私囊中,设计研发能力薄弱和配套业滞后使得中国海工装备的国际竞争力遭到大大削弱。 说到底,目前世界主要海工项目的设计被美国F&G公司、荷兰GUSTOMSC公司、挪威GM公司、SEVAN公司和意大利SAIPEM公司等欧美企业垄断。设计研发能力薄弱和配套业的滞后非但是中国海工装备的两大软肋,也是韩国和新加坡两大软肋,也是中国海工装备得以在韩国和新加坡夹缝中成长的原因,或许也是未来中国海工装备能实现“弯道超车”后来者居上的机遇。不过,目前韩国和新加坡都加强了在海工装备上的研发和配套能力,中国自然也不敢怠慢,严阵以待。 十年,中国圆了造船大国的梦想,再过十年,中国或许会再次实现海工强国的梦想。今年出台的《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末,中国海工装备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到2020年达到35%的雄伟目标。 |
转型海工,不是谁都“玩”得起
2013-1-5 9:11:40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粤新海工获2+2艘锚拖供应船订单
下一篇:全球2012年12月新船订单237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