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坚持以地质技术理论创新为先导,把一体化技术引进油气勘探的全过程,即把原来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勘探评价开发”三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油气勘探效率。过去一个油气田从勘探到实施开发需要5年至8年,现在只用2年到3年。华庆油田、姬塬油田、苏东气田则实现当年勘探、当年建产和当年开发。
一体化技术不但油气勘探速度快,而且效率高。目前,长庆油田石油勘探已落实姬塬、陕北、华庆、镇北—合水等有利区带;天然气勘探形成了苏里格、靖边—高桥、榆林、神木—米脂四大含气区带。随着2011年油气勘探两个方面的重大发现,长庆油田5000万吨油气当量“上得去、稳得住”的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 在开发上,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气藏效益开发中的问题,长庆油田在借鉴北美地区近几年页岩气、致密油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富集区筛选、水平井体积压裂、直井多层压裂等技术上重点攻关,找到了致密油气藏提高单井产量和效益开发的新途径。近3年,长庆油田实施水平井钻井210口,投产初期平均单井产量达8.3吨,是直井产量的3倍以上。气田完钻水平井281口,38口井无阻流量超百万立方米,目前天然气水平井日均单井产量5.5万立方米。 关键技术攻关使几年前还认为不可能实施有效开发的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油藏,取得了效益开发。截至2011年,苏里格气田仅用5年产量就达到了137亿立方米。通过3年多的综合攻关,2011年超低渗油藏产量已达到550万吨。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油藏成为长庆油田建设5000万吨油气当量大油田的两个主要支撑点。 为满足油气田大规模建设的需要,长庆油田注重油气田开发关键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以此推进油气田开发速度和效益的双提升。丛式井“四合一”钻具的有效组合,促进了钻井速度的持续提高,不动管柱水力喷砂分段压裂工艺及关键工具的研发应用,使压裂段数由原来的3段提高至目前的5段至10段,单井平均产量达到邻近直井的3倍至5倍。地面以“小型化、橇装化、一体化集成”为特征的装备研发、推广和应用,实现了数万口油气水井和上千座场站的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提高了地面建设速度,减少了安全风险,降低了建设成本,使百万吨生产规模的用工总量减少30%以上。 针对长庆油田含油层系多,纵向上多套层系局部叠合的实际情况,长庆油田克服一套井网单独开采一套层系中产量低成本高的问题,积极实施一套井网实施多层开采的工艺技术试验。目前,油田在一套井网两层开采试验区白465、耿83两个区,在161口井上实施两层开采后,相比单井采油日增油28.98吨。这为长庆油田牵牢提高单井产量的“牛鼻子”工程,又增加了一项新的技术手段。 |
长庆油田“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
2012-2-17 14:17:52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海工装备热的“冷思考”
下一篇:海盛集团顺利通过国家安监总局海洋石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资质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