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13-1/2油田的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是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台风不解脱内转塔式FP-SO。在这艘FPSO上,还有一个“世界第一”,那就是世界第一次不停产状态下改造增加LPG(液化石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油田总监李跃喜畅谈LPG运营管理和改造的技术创新。 为LPG回收装置“移植器官” LPG设备大多是从国外购买的,由于厂家的技术垄断,要想修压缩机,只能运到国外修。就算资金允许,时间也不允许。他们果断决定,自己修!压缩机是整套设备的“心脏”,更换压缩机轴承等工作就如同“心脏搭桥手术”。 轴承的参数是厂家的“商业机密”,他们就一点点地尝试。2010年的一天,他们发现,压缩机能修了!谁也不知道“能修了”这三个字背后承载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承包商的密切配合下,在他们敢于尝试国产零部件的胆魄的助力下,一次维修的时间从3个月减少到一周时间。 不过修得再快也影响生产,他们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维修期间不停产!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源于“器官移植”的思考。为整艘FPSO提供动力的透平发电机的用气稍有剩余,通常多出来的经过压缩的宝贵重组分液态烃被放空烧掉,白白浪费。能不能新增一条管线,让这些“宝贝”通过LPG系统回收利用呢?只有敢想,才能敢干。 通过一系列大胆的技术革新,这条管线建成了!这样即使LPG压缩机出现故障,抢回来的这部分“宝贝”依然能够维持LPG回收装置自身的运转,还能有每天30立方米左右的产量。 优化工艺显身手 原油外输是FPSO上的“大动作”,两台2600千瓦的泵要持续运转24小时。因此,每次外输作业都要用三台透平机保障供电平稳。在伴生气充足的时候,三台压缩机都可以用燃气作动力。但是从去年开始,伴生气不足了。这三台透平机中有一台改烧柴油。去年共外输原油13船,每次透平机消耗30立方米左右柴油,一年达到近400立方米。这不是个小数目。真的不能回归三台透平机都烧气的时代了吗?他们又动了脑筋,若停用制冷单元1天会少收20立方米气,但由于制冷单元的减耗,三台透平机都可以用气作为燃料了,节省了30立方米柴油。比较一下,还是这样做划算。不过这样做也要承担风险。 为此,李跃喜召开风险分析会,反复论证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出应急情况下的应急程序。3月29日下午2时,文昌13-1/2油田今年第四次原油外输作业结束。这次原油外输采用了这一做法,没有发生任何异常!他说:“这次的成功尝试让我对后面的改造更有信心了!” 截至4月24日,文昌13-1/2油田LPG回收装置累计产量为179653立方米,这个产量,代表着文昌13-1/2油田节能减排的气量。现在LPG系统日产量虽然只有85立方米左右,经济效益和减排效果依然显著。 |
让LPG焕发“第二春”
2012-8-13 19:31:51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加拿大主要反对党在中海油接管一事上尚未作出决定
下一篇:产学研相结合,关键在“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