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未雨绸缪化坚冰
2013-8-1 14:03:33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拿到公司2013年上半年产量完成进度表时,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部副总经理阎洪涛的心情有点复杂:“1到6月份,四个海域的产量略好于预期,但完成下半年的生产任务仍面临很多挑战。”

事实上,下半年的挑战不仅仅来自产量方面,还有来自天气的挑战,公司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年国内台风会比以往来得更早,发生的频率更高,这无疑将给海上油田安全生产带来更大的考验。尽管下半年充满种种不确定性,但阎洪涛对完成全年产量任务依然充满信心,通过提前计划和现场精细化管理,今年的产量正扎实稳健地向目标迈近。

深度挖潜老油田,基础产量“用”起来

在近两年新投产油气田较少的形势下,要完成全年产量任务目标,在生产老油田仍然是“主力部队”,老油田稳产至关重要。

“面对下半年更艰巨的产量挑战,保证在生产油田的生产时率依然是完成全年任务的基础,”阎洪涛说,“今年1至6月份,四个海域的平均生产时率高达95%,超出同行业平均水平。正是凭借较高的生产作业效率,国内上半年产量实现超额完成任务。”

如何继续保持较高的生产时率,精细化管理是良方。阎洪涛介绍,下半年各海域将执行四个“精细化”加强油田生产管控:保证生产操作精细化,保证油田生产动态控制精细化,保证增产措施实施精细化,保证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精细化。“在生产油田的每次关停都会对全年产量造成影响,只有保证了这部分计划产量,其他的增产措施才有意义。”阎洪涛说。

在保证较高生产时率的前提下,调整井将成为填补产量的“主要武器”,在渤海地区,有限天津分公司在去年调整井密集作业的基础上,今年持续发力,调整井产量屡建新功。据在生产油田统计,去年打下的一批调整井,在今年的产量贡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半年,各海域力争将调整井及常规增产措施按计划实施完成,同时继续进行各项措施的后备井位的研究工作,为2014年及今后的产量打下坚实基础。

合理开发新油田,新增产量“加”进来

5月23日,重达3.2万吨的荔湾3-1中心平台组块成功完成海上安装作业。目前,荔湾3-1气田正积极组织协调,争取提前完成投产前的调试工作,待条件具备时,我国南海第一个深水油气田将尽快投产,争取为国家早日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

除新投产油气田外,通过对现有油田的滚动开发,一批调整项目于近年不断上马,成为各海域油气产量新的增长点。4月底,位于南海北部海域的涠洲6-12油田投产,依托原有的涠洲12-1综合处理平台,涠洲6-12和涠洲12-8相继得以开发,目前涠洲6-12日产原油约1500立方米。

番禺油田调整项目是南海东部油田的“新星”,早在2008年,该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油田产量递减较快。技术人员从地震、测井、录井和生产四大基础资料入手,通过精细研究深挖潜,从骨头缝里找肉,找到了更合理有效挖掘剩余资源的办法。从去年投产以来,番禺油田开发调整项目已投产23口开发井,比计划多投7口开发井。今年上半年,两个新平台累计超产20多万吨,并且时隔5年再度出现“千方井”,预计全年产量可达176万立方米。

提早预防台风季,安全风险“降”下来

台风一直以来都是海上油田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特别是在中国南海北部及东海地区,骤然形成的热带气旋常常迅速变成10级以上的台风,飘忽不定地在海面游走,让海上生产作业人员措手不及。

今年7月2日“温比亚”台风登陆我国广东湛江地区,直接导致南海西部油田产量受到约15万吨的影响。公司从专业气象预测单位得知,今年的台风季较之往年可能来得更早,而且可能实际发生的数量更多,这无疑给下半年的生产作业带来更大挑战。

针对下半年随时可能“造访”的台风,开发生产部与各个海域一同制订了详细的防台方案。

首先,要积极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加强在生产油田海面的台风监测,及时了解最近的气象信息;其次,做出完备的撤台应急方案,当遇到相应级别的台风时要坚决执行,确保海上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再次,要尽可能保证“精准撤离”,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撤离人次,降低关井次数;最后,陆地相关服务支持单位要全力做好撤台准备工作。

所谓“南风北冰”,除台风带来的困扰外,渤海的海冰也给海上油气生产造成不少麻烦。今年年初,渤海北部辽东湾58%的海域被海冰覆盖,单层海冰最厚超过40厘米,冰情对海上油气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记者从总公司开发生产部得知,为保证全年产量目标的实现,开发生产部与天津分公司已开始联手制订防海冰预案,在这个炎炎夏日提前为今年的寒冬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绿洲机器打入渔政船市场
下一篇:重器定海 深水逐梦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