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黄埔文冲:领航华南海工
2017/6/29 9:34:42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日前,由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华南首座KOE01型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在其龙穴海工区胜利交付。借此佳绩,黄埔文冲也将船东订造的第二座选择性平台建造合同“化为现实”。该型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主要设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为我国开发建造更为先进的海上风电安装装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黄埔文冲开启了打造国内一流风电安装装备建造与维护基地的新篇章。
  KOE01型风电安装平台是黄埔文冲为应对当前海工行业危机,重点开拓的转型产品。除此之外,黄埔文冲还正在建造1600吨深潜坐底起重平台,据悉,其漂浮作业最大水深达80米,深潜坐底作业最大水深达32米,配置1600吨桅杆式回转起重机,装备3000千焦的液压打桩锤,可全方位满足海上风电、桥梁、打捞等各项海上工程施工的作业需求,综合作业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风电平台业务方兴未艾,黄埔文冲海工居住平台的建造也正如火如荼。在该公司繁忙的海工生产区码头,项目负责人指着1座建造中的海工居住平台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座平台是我们建造的第2艘SE-300LB自升式海工居住平台,是公司开拓海工细分市场的重要成果。”
  通过一系列海工装备产品的建造和积累,黄埔文冲已成功跻身于我国海工装备制造的重点企业,成为我国华南地区实力领先的海工装备建造与保障基地。
  崛起:南海之滨的海工“奇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黄埔文冲产品结构长期严重依赖军品,民品主导产品仅为中小型公务船和特种船。21世纪以来,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战略布局,黄埔文冲将发展海工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广州南沙累计投入30多亿元建设龙穴新厂区,海工生产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承接、建造超过了40型近百艘(座)高技术海工装备,成功进入主流高端海工装备制造领域,产品覆盖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主要阶段。
  2003年,中船集团和广州市政府签订了龙穴造船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从中划出118万平方米土地,规划为黄埔文冲特种船舶与海工区,配套建设10万吨级船舶建造生产线。2007年3月9日,黄埔文冲龙穴厂区第一个水域项目——试航码头开工;2008年,第一个陆域项目——联合车间开工建设。龙穴厂区的崛起,开启了黄埔文冲“二次创业”的新坐标,使一家百年军工国企实现了从一个厂区到两个厂区的重大跨越。依托一厂两区、比翼齐飞的生产格局,黄埔文冲海工产业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主航道,进入了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方队的主流阵营。
  自2008年以来,利用散货船市场的繁荣,黄埔文冲批量建造了系列散货船,为龙穴新厂区快速形成生产能力和建造团队热了身、暖了场。与此同时,该公司在其长洲厂区陆续建造了小水线面船、6500马力油田守护船与8000马力环保船、8000千瓦与14000千瓦海洋救助船等产品,通过这些高技术海工辅助船船的建造,使黄埔文冲在海工业务领域的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升,逐步掌握了海工船舶建造的核心关键技术。企业在生产设计、关键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组织、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全面进入海工装备领域奠定了基础。
  2008~2011年,2艘高技术5万吨半潜船在龙穴厂区成功建造,成为黄埔文冲进军高端海工船舶领域的新起点。其中首制船 “祥云口”号也是黄埔文冲龙穴厂区建造的首艘海工船舶。该船是当时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海上特殊用途运输工程船舶。在该船建造过程中,黄埔文冲成功攻克大功率中压电力推进系统安装调试、下潜试验、高强度钢焊接、特殊船体结构施工等重大技术问题,让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1982年1月,黄埔文冲与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首度合作,承接了“南海二号”大型半潜式钻井平台恢复性大修工程;此后,又为中海油建造了涠10-3油田单点系泊装置、涠11-4油田井口平台及生活模块,承接“南海挑战号”钻井平台大型坞修和改装项目,以及建造15型27艘船舶产品。30多年的真诚合作,每一型产品都见证着双方的友谊、凝结着双方为海工装备发展的心血和智慧,见证了中国海工人自立自强、砥砺前进的奋斗史。
  争先:打造华南海工装备制作“旗舰”
  提到黄埔文冲海工业务的发展和成就,离不开船东对该船厂的信任和支持。其中黄埔文冲与中海油合作时间最长、合作领域最广,双方的合作关系也在海工装备领域从低端走向高端,由浅水走向深蓝。
  进入21世纪,为实施海上油气开发向浅蓝走向深蓝的战略转移,在中海油的努力下,我国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设快速推进。黄埔文冲为中海油建造的3000米深水勘察船“海油石油708”、深水多功能水下工程船“海油石油286”、大型深水综合勘察船“海油石油701”“海洋石油702”都成为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舰队”中的光荣成员。
  其中“海油石油708”是国家深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综合配套项目之一,该船作业水深为3000米,钻孔深度可达海底以下600米,是全球首艘集起重、勘探、钻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勘察船。在没有参考船型的情况下,黄埔文冲的技术人员凭借自身建造经验,刻苦钻研相关技术,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建造任务。
  “海洋石油286”是我国目前功能最先进的深水多功能水下作业船,也是全球顶尖的海工船之一。该船集深水结构物安装、软管铺设、锚系处理和饱和潜水/水下机器人(ROV)/海工辅助船(IMR)作业支持等多项功能于一身,使我国真正具备了独立开发深水油气的能力。该船系统设备众多、结构复杂、布置空间狭小,建造难度相当大,黄埔文冲组织各方面骨干刻苦攻坚,在建造中创造了多项第一。除此之外,参建各方在人机工程、DP-3动力定位系统和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装船、ROV收放装置和脐带绞车安装和调试、深水ROV国产化等重大课题方面展开联手攻关,为今后我国建造全球领先的深水多功能海工船打下了基础。
  “海洋石油701”号、“海洋石油702”号是2016年加入中海油深水舰队的新成员。该型船对标世界顶尖配置建造,用途广泛,可完成各类海上施工作业,包括水下井口维护,完井、修井和压井支持,水下弃井作业,路由调查,水下结构物/管线/电缆检查、维护和维修,ROV作业,饱和潜水支持等。拥有作业海域广、稳定性强、环境适应性好、性价比高等突出优势,增强了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对于我国实现海上油气开发总产值过亿吨具有重大意义。
  这些高端海工产品的建造,使黄埔文冲逐步掌握了海工船舶建造的核心关键技术,在海工业务领域的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同时也使“黄埔文冲”成为国内外海工装备制造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平台:进入主流高端海工装备制造领域
  黄埔文冲作为国家重点保军企业之一,其过硬的舰船建造质量和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为拓展海工装备市场增添了不少“软实力”。通过以国内市场为基础,逐步拓展国际市场;先从IMR入手,逐步进入海洋平台建造领域;先以修造自升式平台入手,逐步进入高端海工产品研发、建造领域的“三部曲”,黄埔文冲在科学发展海工业务的道路上蓝图清晰、步履坚定。
  在积累海工辅助船舶品牌优势的同时,黄埔文船将目光聚焦海洋平台的建造,通过统筹整合国内外供应商、客户群、产业链,创新商业合作模式,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自己的海洋平台产品。
  2012年,黄埔文冲与TSC集团、ZENTECH设计公司强强联合,面向全球海工市场推出新一代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并承接建造风电安装平台、海工居住平台、1600吨坐底起重平台、多功能服务平台(Liftboat)等海工平台订单,成功进入主流高端海工装备制造的领域。
  R-550D自升式钻井平台,工作水深为400英尺(约122米),钻井水深为30000英尺(约9144米)。与同类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相比,该平台具有作业能力强、重量轻、易于建造和性价比高等优点,产品拥有悬臂梁作业范围广、升降能力强、可变载荷大、环境适应性好等高性能特点。该型平台是目前国内建造的第一座核心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0%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被评价为“国内建造的最具成效的平台之一”,2015年获得世界石油2015“引领未来”最佳钻井技术设计奖,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R-550D平台的建造,黄埔文冲在海洋平台建造流程、工艺工法、项目管理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创造了多项纪录。掌握了高强度钢的焊接、平台关键结构建造和安装精度控制工艺。通过钻井、固控、升降、滑移系统的完整调试,掌握了平台关键设备、系统的安装调试技术。
  通过R-550D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建造,黄埔文冲作为华南海工产业龙头已脱颖而出,成功跻身于我国骨干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成为我国海工产业的主要力量。
  创新:提升核心研发竞争力
  创新驱动、技术引领是黄埔文冲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
  黄埔文冲建造的海工产品种类多、领域广,特别是很多“明星”产品对标国际顶尖配置,科技含量高、建造难度大。对黄埔文冲而言,每一型海工产品的建造不仅是挑战和磨炼,更是成长和蜕变。    “没有技术竞争力,就没有相应船型市场的竞争资格。”对此,黄埔文冲深有体会。
  “十二五”期间,黄埔文冲着力提升产品开发和生产设计能力,基本达到了年配合经营60型产品的开发能力,年完成7~8型产品的生产设计能力,该公司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型号和比例不断提高,并在巩固原有的支线集装箱、挖泥船品牌的同时,成功打造黄埔型平台供应船(PSV)、高端海洋工程船和自升式钻井平台等品牌,成功掌握了自升式钻井平台、Liftboat、风电平台、居住平台、钻井船、水下作业船、勘察船、铺管船、半潜船、居住船、智能船等海工产品建造技术,为继续做大做强海工产业奠定了强大基础。
  黄埔文冲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手段,大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率先实现SPD、SEM系统的集成应用,其中SPD已覆盖该公司所有产品;SEM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管理和生产实绩反馈常态化运作。依托中船集团信息化重塑工程,黄埔文冲还实现了全球首次CATIA V6(3D体验平台)在船舶设计领域的实船应用,数字化造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带动和促进了企业设计水平、开发能力、建造水平的飞速提升。
  2015年,黄埔文冲成立详细设计部,并与TSC集团等合资组建星际海工设计公司,不断壮大了海工技术研发队伍,预计“十三五”期间将形成海洋平台、集装箱船的详细设计能力和海工产品的试验调试能力。
  与此同时,对标先进造船企业,黄埔文冲积极推进精益造船、精细管理,深入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和管理提升活动,广泛应用精度造船手段,聘请韩国专家驻厂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工艺工法研究、降本增效活动、6S管理活动等,主要造船效率指标、能耗指标逐步向业界先进靠拢。
  多元:打造国内一流风电安装装备建造与维护基地
  我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拥有巨大的天然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14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页岩油开发等为代表的能源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原本方兴未艾的海上油气开发转入平稳甚至收缩阶段,全球海工装备产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与转型挑战。
  黄埔文冲是我国华南地区实力领先的海工装备建造与保障基地,该公司瞄准广东省海上风电建设这一巨大商机,积极在珠江口打造国内一流的风电安装装备建造和维护基地,助力广东成为海上风电开发强省,同时不断提升我国风电安装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力争成为风电安装、维护领域的领军示范企业。
  2015年9月,黄埔文冲与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1+1座KOE01型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该型风电安装平台兼顾了自升式平台和浮式船舶的优点,并首次安装了国内升降能力最大的3600 吨液压插销式连续升降系统,升降速度为上一代产品的2~3倍,作业效率更高、作业窗口期更长。
  风电安装平台既是黄埔文冲为应对当前海工行业危机重点开拓的抗风险产品,也是黄埔文冲谋求相关多元发展,进入风电设备安装、维护行业的重要基石。据介绍,该公司目前正联合华南地区相关配套企业,开展新一代风电安装装备研究开发。未来,该产品将具备自航和动力定位能力,甲板面积和有效甲板载荷将会更大,升降装置能力也会更强,以满足未来海上风电开发离岸距离越来越远、风机功率越来越大、工程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等要求。
  展望未来海工业务发展,黄埔文冲将不断完善龙穴厂区能力建设,继续做大做强高端海工业务。力争到2020年,掌握海工装备核心技术,形成独立详细设计能力;并进一步提升海工业务总量,力争到2020年海洋工程收入突破60亿元,并保持钻井平台等高端装备占到海工业务总量的60%以上。发扬军工精神、传承军工品质,黄埔文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让船东满意”为宗旨,努力铸就“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海工装备品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首艘国产豪华邮轮2021年下水 比泰坦尼克大3倍
下一篇:外高桥造船与美国福茂集团签订2艘18万吨散货船建造合同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