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中远:为人才搭建脱颖而出的舞台
2012-6-7 20:10:01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近年来,集团党组把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机制,变“伯乐相马”为“伯乐赛马”,以组织、专家和群众组成的“伯乐”,把日常考核中的“相”,与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赛”相结合,完善规则,细化流程,着力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搭建脱颖而出的制度平台。
  中远集团党组历来高度重视竞争性选拔工作,明确提出要通过竞争性选拔,营造“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子、不干事的人有危机”的用人环境,保证风清气正、领导放心、群众信服的用人效果,并提出力争提前实现中组部关于“到2020年各级领导人员通过竞争性选聘的比例达到50%”的目标。从2003年在集团总部首次实施竞争性选拔以来,逐步探索总结出一套相对稳定的、比较符合中远集团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的做法。

  人人都有机会:竞聘风潮悄然改变观念
  根据工作需要,集团总公司在开展竞争性选拔工作中将定岗竞聘和全员竞聘相结合,努力做到以竞争成就人才,以竞争促进发展。2003年,集团总公司首次在总部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为新成立的安全技术监督部选配领导,之后竞争性选拔逐步成为中远系统选用干部的重要手段。2010年,在中组部和国资委的支持下,集团总公司还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了两名集团副职领导。据统计,十七大以来,中远集团先后组织开展集团总部部门领导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竞聘23次,岗位范围涉及总部12个部门、8家直属企业,已有47人次通过公开竞聘走上相应领导岗位,其中,总部部门正副职的竞争上岗比率为现有岗位数的1.65倍。2009年初,在集团总部与中国远洋机构改革中,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全体领导人员先起立再坐下,采取“抽掉板凳、全员竞聘”的方式,所有部门领导和业务室经理全部实行竞聘上岗。从集团副职领导到总部部门正副职,再到直属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多层次、多岗位的竞聘,使竞争性选拔工作更加立体化,使竞争上岗的意识深入人心。

  集团就是大舞台:打破条块限制广泛“赛马”
  结合业务专业性强、干部人员多、机构分布广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升竞争性选拔的参与程度,提高工作的效率,集团系统内竞聘工作一般采取三种形式进行,一是“定岗小范围选人”,即在岗位所在单位范围内开展竞争性选拔工作;二是“定岗大范围选人”,即针对某一岗位,在全系统内开展竞争性选拔工作;三是“多岗大范围选人”,即面向全系统公开针对多个公司相同类型的岗位,实行“分类竞争”,如去年8月对集团系统内4家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同时竞聘,根据填报志愿和考试结果进行选聘。通过这些方式,从以往的“一岗一聘”实现了“多岗同聘”,有利于对干部的横向比较,使干部选聘更具可调节性。
  中远系统规模庞大、海内外各单位布局分散,组织和用人单位难以短时间在如此大的范围内考察了解干部。通过竞争性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主动参与竞争,进入组织视野,确保在最大范围内科学配置、有效盘活、合理开发干部资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广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科学流程是关键:竞争要有严密的“竞争规则”
  流程规范过程,过程决定结果。为了确保竞争公开、公平、公正,切实将那些品德高尚、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任用上来,集团总公司特别注重竞争性选拔的流程设计,力求让科学严密的“竞争规则”赛出真正的“千里马”。
  ––严格界定资格条件和人员范围。在选拔集团总部部门领导和二级单位领导人员时,根据岗位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参聘人员的职务层级、任职年限、学历、年龄等条件,在选拔专业性比较强的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时,还专门明确了特殊的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从而保证选拔产生的人员能充分满足岗位需求。
  ––科学确定竞聘考试的内容。按照“聘什么岗位、竞什么内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竞聘考试内容。为保证竞聘内容的科学性,严把出题环节,依靠专家,聘请专门的测评机构出题;注意资料的搜集和提供,为使专家在较短的时间了解企业的情况,严格按照要求尽量丰富地提供参考资料;比较全面地设计访谈对象,使专家通过访谈能获得对岗位要求比较全面的认识。
  ––科学确定竞聘总成绩的构成。为避免出现简单的“唯考取人”、“以分取人”现象,在设计公开竞聘的总成绩时,对参聘者的应聘报告、演讲表现、面试答辩、民主测评、谈话考察等不同环节,分别设计得分,按照不同权重综合分配,将书面表达能力、现场表达能力、实际德才表现等综合考虑,在程序设计上,在笔试、面试环节后,将民主测评、考察谈话等纳入进来,建立了“笔试→面试→民主测评→谈话考察→研究决定”的工作程序,使竞聘考试与实际工作、广泛民意相结合,有效解决了考试表现与实际工作表现相脱节的局限性。
  ––保证竞聘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为保证竞争性选拔的公平、公正、公开,除了按照一定比例聘请外部评委,从2010年开始,在竞聘现场设置了旁听席,并进行现场公布得分,使公开竞聘的过程一目了然,大家对公开竞聘的结果心服口服,在总部员工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竞争性选拔:广纳贤才汇聚英才的重要渠道
  竞争性选拔,搭建了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舞台,让干部的选拔在阳光下运行,在组织和群众多层次的考察后,择优选用干部。不仅“选”出了人才,更“选”出了动力,“选”出了导向,提高了选人用人的满意度,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通过竞争性选拔,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公平竞争的广选机制,实现了由“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使更多有强烈竞争愿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干部看到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政治可靠、能力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同时让一些素质能力平平、想靠“跑官”和“要官”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幻想破灭,有效引导干部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
  通过竞争性选拔,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渠道,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近五年来,通过竞争性选拔,集团总部部门领导人员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整体年龄明显下降,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干部队伍更具活力,基本实现了“通过公开竞聘,把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职工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及时选拔到相应的岗位上,用当其时、用当其长、用当其位”的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海狮船舶机械:80多人创出6000多万元产值
下一篇:新韩通船舶重工:逆境突围 进军海工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