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山东海事局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正式启动,标志着山东海上动态监管科学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海上安全环境和越来越艰巨的海事监管服务任务,山东海事局按照“3377”格局并综合考虑通航要素、险情事故风险程度、环境敏感度、监管资源以及应急响应及时性等因素,将该局约16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分为三类区域、三级网格、七大责任水域、七大监管重点共198个网格,在监管资源人力、财力有限情况下实现了监管服务最优、应急反应最快,使得海事工作“看得更远”、“管得更细”和“反应得更快”。 山东海事局通航处处长刘波告诉记者,根据网格化管理规定,山东海事局对各网格水域内巡航的频次、监控力度进行了量化的规定。“如威海成山头是事故多发区域,处于一级网格的警戒区,因此,我们充分利用VTS、 AIS、CCTV、VHF、LRIT及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合理使用海事执法车辆、船艇和飞机巡航,实现对该类网格和重点船舶的监管、监控和监视。同时强化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的“三巡”力度,做到及时发现,迅速行动,高效处置,实现船艇巡航每月不少于6次,电子巡航每天不少于18次,航空巡视每年不少于12次,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提高巡航频次。”刘波说。 据介绍,山东海事局还推出了以“7H”为代表的一整套规范统一的VTS管理标准和流程,并与单元网格差异化管理融合到一起,充分利用VTS、 AIS、CCTV、VHF(甚高频)、LRIT及卫星遥感等信息资源,实现海事执法活动和海上航行船舶的“可视、可听、可控”,有效提升了管理能力和水平。 |
山东海域步入“网格化”时代
2012-10-9 9:21:22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前卫仪表燃气表打进新加坡市场
下一篇:康明斯新推4000马力QSK 95船用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