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韩国与新加坡:海工业务的冰火两重天
2015-8-11 9:20:34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暴跌并维持低位振荡,油公司纷纷削减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导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大幅回落,海工业务风险不断释放,引得业界唏嘘惊叹。受此影响,2015年上半年新加坡和韩国主要海工企业经营业绩均大幅下滑,但两国企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
    上半年新加坡企业仍然盈利,韩国企业却大幅亏损。2015年上半年,吉宝岸外海事营收35.1亿新元(约合25.5亿美元),净利3.76亿新元(约合2.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12%和25%;胜科海事营收25.1亿美元,净利2.1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6%和15%。同期,韩国三大船企却同时出现巨额亏损。据三大船企月报估计,上半年大宇造船海洋净亏损25640亿韩元(约合23.1亿美元),三星重工净亏损11430亿韩元(约合10.3亿美元),现代重工净亏损3458亿韩元(约合3.2亿美元)。
    新加坡企业稳健经营,韩国企业大举冒进。新加坡和韩国同属国际一流的海工装备建造国,但两国企业上半年经营业绩差距如此之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加坡船企经营策略一向较为稳健,转型发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其经营业绩也比较平稳;但金融危机后,为了抢夺高端产品市场,韩国船企较为急功冒进,从船舶转型海工的步伐太大太快,表面风光无限,实质隐患重重,在市场形势恶化的情况下风险大面积暴露,经营业绩随之大幅下滑直至巨额亏损。新加坡船企以船舶改修起家,多年来其海工业务着重于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和FPSO改装等具备很强设计能力和丰富建造业绩的领域,近年来由于受到来自中国船厂的激烈竞争才逐渐发展起钻井船、FSRU改装、FLNG改装等业务,但接单量均不高,开拓新业务较为谨慎。韩国船企过去几年为避免与中国船厂在商船领域激烈竞争而转型发展海工,但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方式,在自身设计能力不足、工期和成本控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承接了大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但也暗含高风险的海工装备订单,导致风险暴露之后损失惨重。
    新加坡稳步调整海工业务,韩国转而重新倚重商船。目前,为应对日益恶化的市场形势,新加坡已着手对其海工业务进行调整。吉宝岸外海事着力开拓非钻井市场,尤其是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FLNG市场,以自身丰富的改装经验发展FLNG改装,发展风格依然稳健。胜科海事调整其业务结构,打破以前旗下裕廊船厂、PPL船厂等企业各自经营的格局,按业务类别划分为钻井平台及浮式装置、维修升级、海上平台和特种船建造四个板块,统一管理,降低成本。反观韩国企业,至今仍未从根本上找出促进海工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只能转而重新倚重商船建造。
    展望未来,新加坡企业仍会坚持稳健发展的策略,韩国企业经历此番打击,预计也将改变以往急功冒进的态度,加之其已经打下一定基础,建造业绩有优势,若稳健经营仍将会大有作为。中国海工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应从正反两方面借鉴新加坡和韩国企业发展海工业务的相关经验,深刻理解稳健经营的重要性,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海油工程南油气田Ⅱ期开发工程项目提前完工
下一篇:“蓝鲸”船顺利完成进坞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