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南通:产能过剩阴影下的造船巨擘
2014-5-9 10:47:16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熔盛重工”)是江苏南通一家耀眼的企业。公司于2005年10月开始兴建位于南通市的造船厂,于2006年首季签署第一份造船合约,之后快速崛起。目前,其总部位于上海和香港,有南通、合肥两大生产基地。曾几何时,熔盛重工在江苏省级文件中多次提到,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其主营业务造船业和海洋工程,成为江苏应对金融危机时企业逆势而上的典型。而现在熔盛重工与中国造船业一样正遭遇危机。外界认为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产能过剩。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原因不仅于此。
从盈利到亏损的熔盛
    2009年,江苏造船规模成为全国第一,完工量占到全国1/3、全球1/10。利用长江岸线资源,苏中三市的南通、泰州、扬州成为最主要的造船基地。其中按截至2010年8月1日总订单的载重吨计算,熔盛重工是中国第二大造船厂、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并拥有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手持船舶订单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同时也是生产超过30万载重吨超大型矿砂船的全球市场领导者。
    “角落中国”采访期间,透过当地开发区的熟人,记者提出想与熔盛重工交流下。第二天,对方颇有难处,答案是:等过些日子吧。显而易见,对比2005年成立到2010年在香港上市那7年的快速崛起期,当下下降的趋势来得更快。统计数据显示, 到2013年,熔盛重工营业收入13.4亿元人民币,同比2012年减少83.1%,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亏损86.8亿元,而2012年为5.7亿元亏损。
    外界一致认为,除了国际航运经济的下滑,中国造船业遭遇当下的危机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产能过剩。江苏于2013年底提出,用2-3年的时间,压缩全省船舶产能1000万载重吨――相当于2012年全省造船完工量的45%。
    熔盛重工紧邻长江和黄海,发展重型工业是沿海经济的必然规律。下高速继续约30公里车程后,在与地方反复协商只“看一眼”之后,获准进入厂区。一排排已经造好的船停在那里非常醒目,在目所能及的范围内,仍是忙碌,特别是电焊条焊接钢铁和乙炔切割时蹦出的火花。
    “市场么,是波动的,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暂时性的困难就全盘否定”,陪同参观的当地人士称,“况且,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人为造成的,有点时运不济。”
    回过头来,中国造船业近10年来快速崛起的道路较为清晰:以较低成本特别是人力资本优势和相当水平的技术保障,将世界范围内的造船订单迅速抢到手,一定程度上挤压日本韩国等世界造船大国的产业。
    在抢市场的过程中,国内不少大型造船企业为表示“合作的诚意”,在客户仅仅支付了订金或者部分款项的情况下,就先行垫巨资把船造好。加之大型船舶作为一个商品其制造周期较长,造船业资金短缺的问题由此而来。
    “并不是说客户不要船了,只是因为我们的发展太超前了,比如虽然船造好了,但与对方约定的付款时间还没到”,江苏省社科院一位参与产能过剩化解方案的研究员表示。他同时认为,后期熔盛重工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过于复杂、神秘,不少手法让地方很多领导对此难以理解,“几年来短期高强度的投资极大提升了规模效应,但对整个产业缺乏合理规划。”
    如皋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延彪告诉记者,一次业务交流会上,他们曾建议熔盛重工要对规模结构进行优化。
如何转型升级
    此外,导致造船业陷入困境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船体本身的“维修与保养”。
    “这很像电梯,最大的赢利点是后期的不断维护”,一位造船届人士说,产品的保质期更重要。当中国造船企业交付一艘船后,一般两年之后需要对船进行检测维修,特别是远洋船舶,损耗较大。
    但对大型船舶的后期维修保养,是一个较为庞大和复杂的过程,需要动用多种大型设备,很多时候需要几条船同时出国,“人进出好办,可是这些大型设备以及一些零件在进出口手续办理上则非常麻烦。”
    “三一重工的梁稳根曾说,他们的挖掘机出口到国外,更换一颗螺丝钉都要中国多个部门的报批,一个来回需要好几个月,以熔盛重工为首的造船业遇到的问题与他们类似”。
    “由于国外造船企业出国很快捷方便,所以中国造船业的很多国外客户不得不再次选择日本韩国企业进行维修检测,我们体现高附加值的方式也就非常有限了。”当地陪同人士向记者强调。
    好消息是,无论是江苏省级或南通地方,对熔盛重工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但对外已一改以往的高调,转为“只做不说”。2013年底,江苏省委已对“强政府+强市场”赋予了新的内涵,强调两者要在不同层面发挥作用,政府的强,体现在“为市场运行创造好的环境,如法制、基础设置等方面”。
    按照江苏的思路,对于那些跨洋远运的超大型船舶的生产制造,以及需要更多资金、高技术和高级人才的海洋工程装备,只需要3-5家龙头企业就可满足了;到“十二五”末,江苏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主要产品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要提高到30%、10%。
    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已对熔盛重工进行了新一轮考察。金融机构表示“充满信心”,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建船舶资金、服务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帮助企业渡过市场低谷,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压缩产能过剩,并不是说一刀切不让你发展,像特种船舶、环保船型的发展空间就会很大”,上述当地人士说,熔盛重工在此领域已有尝试――重型中的轻型。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MHI获得“Sayaendo”LNG运输船订单
下一篇:Oldendorff 在中国增订纽卡斯尔型船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