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起落,船配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2-9-10 18:56:42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不仅要保证产品品质,更要打造品牌,如此才能拥有主动权。”青岛鲁航气囊护舷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友涛15年来一直恪守这种经营理念,船市兴旺的时候,不被高利润所诱惑,坚持质量为王;市场低迷之际,不在原材料上动“歪脑筋”,严把产品质量关。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坚持,该公司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仍能保证饱满的生产任务,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只承接高端客户的订单。 反观那些面临停产、订单断档、裁员窘境的中小船配企业,其由于在前几年的船市繁荣期过度追求利润,没有在质量、技术和品牌上花大力气,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中。
盲目入市 “小散低”阻碍发展 在船市高峰时期,特别是在2007年前后,地方船配企业的衍生式生长随处可见。其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骨干企业的部分销售、技术人员跳槽到中小企业,或以集资的方式注册成立新公司,并“借用”原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技术、市场资源等为新企业开路;二是民间作坊式企业以“打游击”的方式抢夺市场“蛋糕”,有些甚至没有基本的硬件设备设施。 对此,潘友涛就有着亲身经历。2008年,青岛鲁航气囊护舷有限公司的两位技术骨干“自立门户”,生产同类型的气囊产品,就连他的司机也出去单干,加入气囊生产大军当中。据介绍,3年后,青岛即墨地区从事气囊生产的企业从五六家一跃发展到上百家。而且,一些作坊式企业的生产模式为:从橡胶厂买回一块橡胶,手工糊成一个模块,再到氯化厂进行氯化,之后便交付给用户,产品质量很差。江苏南部一家螺旋桨生产企业也有类似遭遇。该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距离其5公里之遥的“同行”企业,就是由从该企业跳槽出去的骨干组成了技术团队。因为产品几乎雷同,目前,这种衍生出来的企业成为与原有企业竞争的直接对手。 “同质竞争”的结果,就是各个企业为争抢一笔订单,经常打“价格战”。正如南通一家舵机生产企业负责人所言,当前这种互相争抢订单的状况,可用“头破血流”来形容。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衍生出来的船配企业会由此陷入“低价竞争–利润低–研发投入少–产品竞争力下降”的恶性循环中。 业内相关人士指出,一些中小船配企业盲目入市,还导致国内船配企业整体分布散而不均,实力普遍不强,而且,低水平的中小企业即使重组在一起,也难以与大型企业抗衡。专家指出,如此一来,整个船配业的集中度将会越来越低,规模效益将无法体现。面对韩国船配企业“抱团”来华拓市,国内很多船配企业束手无策,只能将自己的“蛋糕”拱手送人,眼睁睁地看着“肥水外流”。
订单断档 盼市场早日复苏 借船市兴旺之机成立的中小船配企业,目前普遍面临订单不足、生产停滞的状况。一些船配企业的负责人直言,由于行业不景气,企业面临产品价格低、接单难、融资难等问题,经营压力急剧增大。 在江苏一家轴系舵系产品生产企业的车间,记者看到,有一半的设备没有运转。一旁正在作业的工人告诉记者,员工已经在轮流上班。以往工人们翘首期盼的双休日制度目前真的实施了,却让他们备感失落,因为随着订单断档、产能缩减,其收入也相应减少了。 而在另一家螺旋桨生产企业,其规划的二期项目用地已经长满了野草。车间内,浇注螺旋桨的工位只剩一半还有工人在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规划的产能只释放了1/5。一些船配企业负责人谈及企业明后年的规划时,直言对市场没有信心,不知道何时能见底。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大多数中小船配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在市场兴旺时,这些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订单,但在市场低迷、企业短兵相接时就会处于劣势。同时,未来中小船配企业的低价策略也难以长期奏效,因为大企业底子厚,能“扛得住”,其产品价格甚至可以降得更低。可以说,中小船配企业要想生存下去,提高产品质量及技术含量才是根本之计。
调整结构 苦练内功求发展 目前,船配市场“僧多粥少”已成事实。一些船配企业负责人指出,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今后一段时期,他们主要考虑的不再是盈利多少,而是如何维持生产,熬过“寒冬”。为此,很多企业主动迎合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同时重视研发,希望通过修炼内功求得更长远的发展。 青岛鲁航气囊护舷有限公司、南通海狮船舶机械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调整战略、调整客户,坚持以研发拓市场,主动、适当地开发与现有产品相近、相关联的产品。南通海狮船舶机械有限公司在2009年获悉我国将对船舶压载水处理实行强制标准,而国内还没有相关处理设备的生产厂家后,就主动与上海海事大学联系,并与之签订了为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配套的过滤器的研发协议。该产品投放市场后,预计将带来可观收益。 青岛鲁航气囊护舷有限公司则在主推气囊产品的同时,适时推出护舷新产品。此外,该公司不断拓展客户群,瞄准高端客户,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潘友涛表示,由于企业订单充足,其可以择优接单,从而避免与一些信誉不良的中小客户在货款支付方面扯皮。 业内专家建议,在当前融资难、人力成本高的形势下,中小船配企业应审时度势,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策略地配置自己的资源,通过修炼“内功”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迎接市场复苏。
|
运能过剩 价格战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青岛海德威汉堡海事展达成数十亿意向订单
下一篇:8月中国订单量占全球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