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广船荔湾船厂1号船台最后一船下水
2017/8/25 11:44:35 来源:网络

  

8月24日中午,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广船国际荔湾厂区1号船台迎来了最后一艘新船下水。现场,广船国际的员工及其家属纷纷慕名而来观看下水礼,密密麻麻的人群把偌大的船台区域挤得水泄不通。

仪式现场,观众中不乏专业的摄影爱好者。“这是广船荔湾厂区船台下水的最后一艘船,搬迁以后就见不到了,当然要留下这个宝贵的画面。”广东省大画幅摄影协会的摄影爱好者专程搬来了一台老式胶卷相机。

广船国际董事长、党委书记韩广德在致辞时表示,自1954年8月1日广州造船厂成立至今,广船人已经在这片热土上奋斗了63个年头,3个船台是广船人无比熟悉的地方。1958年,1号、2号船台开始建造,1982年,3号船台开始建造,之后,3个船台几经扩建,才形成了现在的造船能力。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底子薄,为了维护南海安全,决定在广州建一个造船厂,造船厂的员工们自力更生,亲手一砖一瓦建起了船厂。“两间草房、十几台简陋机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碗白粥两个馒头搞建设,脚踏烂泥头顶青天造船忙”。

许多白发苍苍的船厂退休工人也回来观看了这一次的下水礼,他们依然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建厂时的情景。远处厂房的墙上,用石灰水写的大字——“建设强大国防,保卫万里海疆”依然清晰可见,也印证了老人们所描绘的那段激情似火的岁月。

据老人们介绍,广船国际1号船台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华南地区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在这里下水;华南地区第一艘万吨船——13000吨货轮“辽阳”号在这里下水;在该船台建造的38800吨散货船——“宁安16”号创造了船台、码头“双56天”的周期记录;中国第一艘半潜船——18000吨半潜船“泰安口”号在这里下水。

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年代,采用船台下水是造船企业首选的一种造船技艺,靠造船师傅代代传承。一艘大船重达数千上万吨,造船师傅们要在无需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让这样的庞然大物自己“坐滑梯”,平安滑入水中,考验的正是人类的智慧。

据广船国际下水经验丰富的师傅介绍,通常一座倾斜纵向船台由三个部分组成:水下部分由钢结构支撑,水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船台之上布置有延伸至水中的笔直滑道。滑道上装有滑板,形如铁轨,可自由纵向滑动,其余位置整齐排放钢木结构的船墩。

在船台下水前,靠数百个船墩同时托举起整船重量,工人师傅将加热后的滑油均匀浇淋在滑道上,再将滑板安装到润滑后的滑道上,利用缆绳及复杂的联动装置将滑板牵引固定住,限制其自由滑动,然后降下“千斤顶”,让船只“坐”在滑道上。下水时,要有序拆除船下的船墩,松开滑板“刹车”,船舶便滑入水中。

74岁高龄的广船国际前副总经理陈妙根是最了解这个船台的人,他介绍道:“一个船厂船台下水的技术过不过硬,就看船台上滑道的光滑程度,就看淋油均不均匀、平不平整。”

下水前有一项关键性的工作,那就是“观天象”。船舶利用自身重力滑入水中,在入水一刻仍保有一定的速度和加速度,这就对江水的水深有严格要求。在下水前,负责船下水的师傅会对照潮汐表,找到一个时段,这时江水处于涨潮的状态,深度能够满足船舶吃水要求,同时天气良好,船舶状态也可满足要求,才能够进行下水作业。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舟山中远船务修船系统同日两船完工启航
下一篇:船舶工业仍需苦练内功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