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2012中国航海日大会在南京举行
2012-7-12 10:00:30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昨天,二○一二中国航海日大会暨中国南京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我市隆重开幕。省委书记罗志军与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出席大会并共同为“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揭牌。本报记者 吴彬 崔晓摄

龙虎网讯 大海扬波,万船鸣笛。昨天,以“感知郑和,拥抱海洋”为主题的2012中国航海日大会暨中国南京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宁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宣布大会开幕,省委书记罗志军与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出席大会并共同为“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揭牌,省长李学勇在大会上致辞。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林祥国,副省长史和平出席大会。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主持会议。

李学勇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他说,江苏跨江临海,具有独特的航运发展优势。600多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就是从江苏出发,七下西洋,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航海伟业,拉开了人类文明交往从陆地向海洋进发的序幕,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这次航海日活动在江苏举办,对于进一步提升我省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李学勇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目前,我省已与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389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500亿美元。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成就与航海事业的大发展密不可分。全省现有亿吨大港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90个,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到14.7亿吨,90%以上的货物进出口通过海运实现。随着南京长江大桥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开工建设,江苏的对外开放优势和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凸现。另一方面,沿邯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沿海地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李学勇指出,当前,江苏正处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认真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新要求,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巩固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特色和优势,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为推进“两个率先”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李盛霖代表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和交通运输部致辞。他说,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而璀璨的航海历史和文化。自2005年国务院决定设立航海日以来,航海日庆祝活动已成功举办七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增强全面的海洋意识、航海意识和蓝色国土意识,积极履行国际海事组织常任理事国的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和航海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南京是郑和航海文化的发祥地,今年航海日活动以“感知郑和,拥抱海洋”为主题,弘扬郑和航海文化,是对郑和精神的追思和发扬,是对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等优秀品质的传承,必将进一步促进航海和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卫泽在致辞中代表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800万南京市民,对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壮举的决策地和主要基地,郑和开放进取、经略海洋、和平友好、平等交流和敢为天下先的伟大航海精神,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南京人民对海洋的积极探索、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当前,南京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务院长三角区域规划将沪宁线确定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轴线,将南京明确为辐射长江中下游的重要门户城市。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办好青奥盛会、创成率先大业、建设人文绿都的奋斗目标。南京要在“两个率先”中走在全省前列,必须继承郑和伟大的航海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包容,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江海联运枢纽港建设;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加快现代化枢纽空间建设;紧扣都市圈一体化,加快长三角门户城市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关水康思发来贺信。会上,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宣部宣教局办公室等9家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等6位个人2012年“航海文化贡献奖”。

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宝,海军副参谋长冷振庆,省政府秘书长毛伟明等出席大会。出席大会的南京市领导还有陈绍泽、刘以安、罗群、陈刚。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航运央企退市危机
下一篇:马士基集团总裁安仕年呼吁减速航行船舶共享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