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5时许,在拖轮的轰鸣声中,一艘色彩明快,外形圆润的新船舶缓缓靠泊广东中远船务D区5号码头。她就是刚完成下水出坞的海洋科考新成员——海洋地质十号。船体涂装鲜亮,红白相衬,个性张扬;井架高耸,与众不同,展现钻探科考的特征。 “海洋地质十号”是广东中远船务首次承接的科考船,长75.8米,宽15.4米,采用世界领先的模块化科考设备布局,主要用于地质调查(含浅钻)、地球物理调查、海洋水文调查,装备了地质调查、地球物理调查、海洋水文调查和信息化管理等4类共计20台(套)调查设备,可做到一次调查,多重收获,是国家海洋科考,助力国家掌握未来世界能源发展的制高点的新利器。 从2015年6月签订合同至2017年6月,两年时间里,广东中远船务协同各方共商讨齐奋进,攻坚克难,辛勤付出,终于取得了按期下水的阶段性成功。 呕心沥血熔铸精良设计 由于首制船,船体尺度、排水量、吃水、总布置、导流罩形式等技术规格难以固定落实。本船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重心和空船重量控制严格;振动噪音控制苛刻,机器处所部分采用阻尼隔振;船体尺度小,空间紧凑,设备系统多而复杂,且必须考虑电磁兼容,多套设备采用浮筏与双层隔振。科考船固有的要求和特点,决定了船舶设计十分讲究、严谨,甚至困难。 为优中选优,择选最佳方案,使船舶在设计阶段就达到最佳理论性能。船厂、船东、设计院紧密合作,就详细设计图纸处理了超过2000条优化意见与建议,召开了30余次专题讨论会,就动力定位、电推系统、钻井系统、锚泊定位、声学探测、万米绞车、艏侧推减阻降噪等系统进行优化。其中: 一、钻探的水深和钻深拓展至1200米+200米后,作业海域范围扩大,经与设计院及船级社寻找方案,解决了钻井泥浆无毒排放问题; 二、为了保证空间紧凑条件下稳性优良,在设备布置、重量控制等方面严格细致,折臂吊与钻井抓管机共用液压泵站; 三、为满足不同科考环境下的科考试验顺利进行,甲板大量设备如定位锚、A架等做成可拆式; 四、经过三次船模试验之后才选定了最优的艏部线型与导流罩形式。 详细设计优中选优,导致供图时间较合同计划推迟,但合同交船日并未变更,所以船厂生产设计一开始就追赶进度。生产设计在2016年4月1日开始,而此时离7月28日连续生产节点仅剩4个月时间。同时,在生产设计过程中会不断有详设优化部分,给船厂技术部提出极高要求。 广东中远船务生产设计过程中日以继夜追赶进度,针对电缆铺设、尾锚架、全船风管安装、梯道、人孔布置等实际问题寻找最佳方案,对于结构强度、总体性能、减振降噪等关键技术内容不折不扣地落实,最终完成所有3D模型建模、各类评审,保证了钢板切割指令按时下发,制作类材料按时下单,外协件制作图按时发放,确保了开工节点。为了加强设计质量,工区工艺主管/工程主管坐镇技术中心,参与模型评审,提前检查问题,为顺利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技术规格书到详细设计到生产设计,“海洋地质十号”理论上达到了最佳船舶性能,这无不浸透船东、船厂、设计院的心血。 协作共进推动精益建造 “海洋地质十号”项目相关方包括:监管方,项目管理办公室;使用方,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设计方,701研究所;建造方,广东中远船务;以及一系列设备厂家。各方以船厂为中心,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各施其职,分工协作,项目管理办公室把握大局,聚焦难点,全力协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坐镇一线,指导、监控,直指精品船舶;701所主导源头,积极配合船厂完成设计;船厂牢记使命,稳扎稳打,高效快速推进,树立品牌;设备厂家密切配合,专业指导,现场培训。 为确保建造按照计划顺利实施,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精品船舶的质量要求,广东中远船务项目组分别成立了精度控制小组、薄板攻关小组、钻探系统设备小组、调查设备小组、提升装置小组等多个专项小组,不畏艰难,积极探讨创新施工工艺,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共同研究解决了大量实际建造过程中的重难点,获得船东现场监造组连续两封表扬信。 为了控制空船重量和重心,该船全船采用大量4mm薄钢板。“4mm薄板攻关小组”在薄板分段正式开工前针对变形控制策划建造试验。试验内容涵盖薄板建造的下料、拼版、骨材装焊、片体加强、片体火工调型、手工开孔、舾装件安装等各道工序,通过创新和传统方案对比,并经优化改进,最终确定创新薄板制作变形控制工艺。经基线挠度测量,精度控制在15mm内(规范要求是25mm),薄板防变形工艺、分段精度控制和搭载精度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攻关小组根据试验结果撰写作业基准,并全面推广,确保了全船船体建造工艺质量。 涂装攻关小组积极研究改进涂装工艺,随着工程推进,整体冲砂效果达到预期效果,分段冲砂一次报验合格率达到98%,分段涂装一次报验合格率95%。适逢春节前后,为保证分段储备满足船台搭载连续要求,涂装小组克服施工环境差(冬季温度低、油漆不干燥等)、春季人员匮乏、舱室狭小、结构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涂装工程,为分段上船台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进入船台搭载阶段后,全船8个总组段18个搭载段全部实现精准搭载。10C总段是搭载计划中第3个总段,恰恰位于机舱关键部位,遍布已经预装好的大尺寸精密设备和管路等结构,是设备最集中预装的总段,搭载精度要求非常高。项目组严密计算和现场监控,搭载前开展“模拟搭载”试验,对合拢位置进行精确测量,提前做好位置调整和余量修割,最终实现精准搭载,经测量无任何结构变形。 在生产管理上,船厂项目组科学组织,高效推进。分段制作阶段,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向该项目倾斜,全部分段安排在内场作业,场地优先安排,调整生产节奏,保持充裕劳动力,与时间赛跑。总组阶段,多地总组,平行推进,对进舱设备进行周密策划,尽量消除设备来货延迟的影响。船台搭载阶段,通过看板管理、次日作业安全审批会等各项管理手段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从分段制作到船台搭载,项目组对各项工程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各工种有序的平行推进,投入劳动力高峰期达300余人。该项目还大量使用无码装配与高效焊接,提高效率,稳定质量。 科考重器凝聚精品质量 全船科考设备运输、存储、安装、保护,是“海洋地质十号”建造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建造科考船最重要是保证精确完成科考调查任务。 本着对质量的高度负责,广东中远船务对BFE设备(船厂购买的设备)和OFE设备(船东购买的设备)均认真负责,协助船东对OFE设备仔细辨别,对OFE设备提出的问题整改意见占OFE设备来货总意见数的百分之八十,有效的控制了OFE设备的质量。 在“海洋地质十号”项目上,对各种设备尤其是科考设备、油漆区域、电缆、舾装件、管件、阀件、玻璃、电箱、井架、UPS精密仪表等进行了有效维保措施,贯穿贮存、运输、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尤其在上船前和安装后必须进行有效保护,以确保物资的外观、功能、可靠性等方面不受船舶建造的恶劣环境影响,同时以此降低船舶建造总成本。 船舶建造现场随处可见橙色三防布包裹的设备,甚至部分设备采取的是硬质保护,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磕碰。项目组规定,对因调试需要而解开的保护,使用完后必须恢复,否则将受到处罚。在各项严厉的规章制度及各管理人员的高度意识下,船上的设备保护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得到了船东的高度评价,并且这种好的习惯会一定会延续至交船。 项目党建引领精英团队 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建造项目组与船东监造组进行联合党支部共建,以“交精品、出人才“为指导思想,建立项目联合党支部并授旗成立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了项目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和调动青年项目组骨干的积极性、创造力。 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与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氛围,凝聚人心,保持激情,实干,创新,全力以赴,为力保交船节点建立了强大政治保障和思想意识堡垒。 “青年突击队”由23名青年党员和职工组成,按专业、工种工序编排成多支专业小分队,明确责任人,形成党员带群众,一呼百应的良好局面,以“抢进度、保节点、交精品、出人才、产成果”为目标,紧密攻关课题,为项目各项节点计划保驾护航。 项目推进过程中,设计人员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直到深夜,为了探讨一个技术规范,连续几天甚至几周团队作战,必要时奔赴上海与设计院开会商讨;建造人员激情实干,一专多能,对本专业以外工程也了如指掌,有效推动了项目的协同进步。 项目党支部定期举行支部活动,加强党性,强化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批次人员进行交流学习。2016年7月30日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参观学习在役的“探宝号”科考船;2016年6月30日参观上海船厂;2016年6月15日到黄埔船厂学习薄板焊接变形控制。项目党支部还组织多次学习业内世界优秀造船厂产品,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意识。 广东中远船务正有条不紊落实“学川崎”各项举措。广东中远船务正努力把“海洋地质十号”项目打造成精品,打造成广东中远船务在“小型船、特种船、工程船”产品中的标杆,力争为国家海洋地质调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海洋地质十号”下水:协同共进打造科考重器
2017/7/12 10:25:04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外高桥造船发布区域三季度经营策略
下一篇:重齿公司签订国内首个自主设计并国产化生产南极磷虾船齿轮箱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