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产业引导政策和阶段性措施,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渡过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困难期。 2、果断实施“放水养鱼、减负养企”政策,治理宏观经济环境,遏制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要素成本持续、较快、较大幅度上升。 首先采用“放水养鱼、减负养企”政策,创建宽松环境:尽快制定推出大幅降低中小企业税费的政策,建议三年内减半征收中小企业所涉及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最大程度地取消行政性收费,重点减少企业成本性税费、盈利前税费尽快较大幅度降低银行贷款利率,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其次,抑制其他包括土地、房产、原材料等在内的生产经营要素价格成本的持续、较快、大幅度的增长。减少应由国家和社会承担或部分承担的,当前转而由企业来承担的相关社会保障责任和负担。 3、改革创新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和体系,尽快推出“新三板”,有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从间接融资方面,目前国家就金融这一要素资源的配置分配政策远没有体现对我国中小企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认识。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合理享有利用我国金融资源,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和战略规划,尽快改革创新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和体系,从总量规划分配、长期制度安排和体系建设层面,较好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笔者建议,制定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政策,设立中小企业专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合理规划和实施信贷和债券的总量安排。同时,尽快推出针对性、阶段性的信贷、债券等对策,抑制体制外灰色高利贷融资现象,实现“放水养鱼”。 其次,从直接融资方面,建议国家抓住时机,尽快推出和大力发展“新三板”,使之既成为当前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又成为长期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实现直接融资,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和体系建设。 4、果断实施防止人民币过快和持续升值等政策措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和一些地区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的问题。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 5、坚定不移地将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基本国策,防止实体经济萎缩和实体经济空心化现象成蔓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重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实业的发展。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并长期坚持将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根本发展道路,并将这个长期战略充分体现在实体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上。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决心和努力,从金融、投资、经济产业发展政策以及环境等方面重塑有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生存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环境,大力实施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符合世界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提升我国实体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变中国制造大国为中国创造与制造强国。 我们必须坚定决心,坚决扭转房地产一支独大的经济状况,让房地产回归其健康发展的轨道,最大程度地降低和消除房地产一支独大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平衡状况。特别在当前,要坚决防止房地产投资再度快速增长和房地产价格再度大幅攀升,导致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同时,必须持续抑制通货膨胀。 6、倾力创建以我国中小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奠定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坚实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倾力创建以我国中小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倾力创建高效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机制和体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奠定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坚实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7、采取综合策略,积极解决中小企业“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招聘民工难的问题,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企业员工流失率高,困扰中小企业。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既要着手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合理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向和结构,也要从社会文化观念、企业用工条件、环境和企业文化方面来加以改变和改善。 8、明确政府治理理念和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恢复增强社会信心,创建创新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文化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引导企业和社会正确认识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问题,勇敢正面应对挑战,正确认识把握机遇,承担好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历史重任。 (三)建议,中央尽快成立我国中小企业工作领导机构 在中央工作领导机构下组织若干专题工作组,制定计划,将研究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问题、制定中小企业战略政策与确立我国宏观经济与社会治理理念、梳理制定我国宏观政策战略相结合,尽快制定若干专题战略计划或政策措施,特别要深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当前全局性和突出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应对的整体战略和系列政策,制定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长期制度体系和环境建设计划,有力地、务实地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作者系光电高科技企业贝瑞光电董事长)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希望美方给予中国赴美投资企业同等待遇 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表示,去年中方对美投资仅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2.6%,相当于美国当年吸收外资的0.7%,美国当年对华投资也只有24亿美元,同比下降21.5%。中国企业对美投资过程中遇到包括安全审查、商业项目投标,中美企业人员赴美签证等各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障碍,中方希望美方能够给予中国企业同等待遇。 张平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美都面临艰巨而繁重的结构调整任务,也都高度重视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纵观中国“十二五”时期,两国在信息、生物、民用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核电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美相互投资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面临现实的困难。去年中方对美投资仅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2.6%,相当于美国当年吸收外资的0.7%,美国当年对华投资也只有24亿美元,同比下降21.5%。特别是中国企业对美投资过程中遇到包括安全审查、商业项目投标,中美企业人员赴美签证等各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障碍,希望双方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地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张平倡议,增强互信,扩大双向开放的领域,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做好。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扩大对外开放,严格履行加入W T O的承诺,积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国际环保产业,在这些行业和领域中,美国企业有诸多的优势可以大有作为,从此,中方希望更好地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开辟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的合作思路,希望美方在投资准入、人员签证、税收等方面为中国企业投资提供便利和支持,在投资审查方面给予中国企业公平的待遇。 张平说,中国鼓励包括美国投资者在内的各类外资以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中国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鼓励外资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加强两国企业间的研发合作,积极引进智力、人才和技术,鼓励符合条件的美资企业、中资企业、研发机构,合作申请中国国家科技开发项目,能力建设项目,鼓励美国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高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同时,中方也希望美方能够给予中国的企业同等的待遇。 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房地产市场的暴利时期已经过去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教授在参加搜狐经济学人月度论坛时表示,房地产市场的暴利时期已经过去了,解决房价的最终办法还是改革,改革主要应在扩大供应、延长年期、确立产权、平等入市、以税代金五方面入手。 周天勇表示,我们现在有一个很主要的问题是行政控制土地的供给和需求。特别是供给方面和产权制度联系到一块,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国房地产的出路要对症下药,改革就是中药,房地产还是要用中医的方法去治疗。 周天勇认为,今后的房地产调控具体应该在四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改造土地,扩大供应。每年指标划定的几百万亩土地,有交通设施、开发区、工业用地、教育和政府用地等等,只给住宅用地划定了很小的一块,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是废除行政供应指标。每年政府可以有总量的控制,但不要限制土地供应。“开发商一旦拿地过多,造成房价下跌,他就不会再大胆拿地;如果房价高了,他就会再去拿地。这些是该市场做的,就让市场来调节供需。” 第三是要延长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现行政策是50年到70年,到期再重新缴纳出让金,才能继续居住,实施起来有困难。 第四是改革现行的土地财政收入政策。未来在土地财政上要以税代金,取消土地出让金,改成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交易增值税。 此外他还表示,不论楼市如何调控,有两点问题要明确:第一,房价收入比不能太高;第二,房价上涨速度不能超过老百姓收入的上涨速度。如果这两点是肯定的,那么房地产的暴利时期已经过去了。 最后他强调,解决房价的最终办法还是改革,归纳起来就是五点:扩大供应,延长年期,确立产权,平等入市,以税代金。只有把政策体制理顺,运用经济学意义上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才能让房价合理回归。 |
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2012-7-30 19:34:26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国税总局:使用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认定标准有4条
下一篇:福建构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 海洋新兴产业成重点支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