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中海油阔绰出手尼克森起波澜
2012-8-9 10:22:43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收购刚刚开始,中海油与尼克森的“牵手”旋即受阻。7月2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表声明,指控香港WellAdvantage公司和其他一些新加坡账户利用中海油海外并购的内幕信息在纽约非法获利超过1300万美元,现已紧急冻结这些账户的资产。SEC称,其所获得的法院紧急令共冻结资产超过3800万美元。而涉嫌此次内幕交易的是身兼熔盛重工及恒盛地产创办人及主席身份的张志熔。

一度被许多人解读为“小插曲”的内幕交易本应只限于资本范畴的风险,正迅速升级为更大的阻力——政治风险。根据外媒报道,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一事已遭到美国多位议员刁难。

毫无疑问,“内幕交易”事件正为中海油此番海外并购之路平添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专家认为,中海油未来要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容易决定事件的最终走向。在此过程中,考验的不仅仅是中海油在法律上的风险规避与把控能力,更在于其是否具备高水平的国际公关与斡旋能力。    

“内幕交易”遭曝光

SEC发言人耐斯特7月30日表示,虽然这些涉嫌非法交易的账户位于海外,但由于交易在美国国内进行,交易获利额尚未离开美国,因此SEC认为有必要尽快冻结这些可疑款项。“我们所知道的全部就是这些交易可疑,因此我们目前先冻结资产,同时调查人员正鉴别这些交易的进行是否有法律基础,还是其中存在非法行为。”

记者就此事曾多次致电中海油,截至发稿之日,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耐斯特指出,SEC正在对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中的涉嫌内幕交易案展开调查,“需要持续数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根据SEC的公告显示,张志熔在这起案件中没有被列为被告。公告中虽没有明确地说张志熔就是操纵内幕交易的人,但是多次提到张志熔的名字,不免令人心生猜测。

据悉,不仅涉嫌内幕交易的Well Advantage公司在中国香港的总部和中海油的主要办公室位于同一地区,张志熔旗下的熔盛重工与中海油亦在造船项目有战略合作关系。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熔盛重工与中海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熔盛重工获得了“海洋石油201”的订单,而熔盛重工上市时,中海油曾认购4000万美元成为基础投资者。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正是由于“中海油忽视了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对关联企业及相关人举动的掌控,而导致了‘后院起火’。”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指出,“内幕交易”事件对中海油而言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兼并收购敲响了警钟。“一旦成立,会对中海油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其形象会大幅受损。”

甚至有分析指出,尽管目前尚无任何人遭到指控,但事件已使得中海油对于收购过关后将为加拿大带来许多益处的承诺打上问号。1300万美元的获利有可能毁掉一桩150亿美元的交易。

变数陡增

对中海油而言,这或许并非危言耸听。对于任何一项跨国并购,其争端一旦上升到政治层面可能引发的后果谁都无法预料。财大气粗的中海油此番并购之途或许并非如想象中一般顺利。从近日美国方面一些议员的表态发难便可见一斑。

据悉,有美国议员称,美国政府应该阻止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旗下的美国资产,除非合并后公司同意支付全部的海上石油产地使用费,或者是剥离这些资产。

北京中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律师周亚成说:“从目前报道披露的情况看,相关当事人真正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还要取决于司法调查。加上美国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本来就有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一些附加条件意在向中海油施加压力,这其实就是一场博弈,究竟会对后期产生多大影响,在不了解更多细节的情况下就作结论还为时过早。”

此前有专家预测,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审批“可能需要9个月时间完成。”业内人士预测,受到内幕交易等事件影响,审批或将延期。

北京盈科(天津)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历晓琪指出,美国议院的议员本身就有许多是财团的人,且美国政党经费均由财团负担。而如果遇到重大议案,财团也会派人到议院去游说、拉拢。因此财团与政府存在共同利益,政府会考虑财团的利益、要求。“类似能源这种敏感性的海外资产收购,如果财团的利益受到影响,一旦通过博弈使之上升到政治层面,在这种情况下收购流产也不是没有可能。”

做足国际功课不可少

中国企业的对外收购并非买了就赚,这几年,若干看似“合算”的海外并购结局都不太顺利,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联想收购IBM、中铝收购力拓、中投公司投资黑石和摩根士丹利、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都相继以失败或亏损告终。

周亚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或海外并购过程中,往往会低估整个事件所涵盖的风险。事实上,每一个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的权力、相关法律规范的复杂程度以及这些机构所掌握的专业调查手段,都要远超中国企业的想象。

据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或其相关方今年已经遭遇6起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起的诉讼。

目前,我国有资金实力进行大规模海外并购的企业,多半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有媒体评论称,巨额的垄断利润是大型国企在国际上财大气粗的重要原因,也是他们敢于在国际市场大手大脚的实力所在。“然而,高度自由化的国际市场多少让这些企业有些‘水土不服’难以适应。另外,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国企在海外并购及投资时盲目自大也是其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低价竞标高价收购的案例层出不穷。”

中国企业出手“阔绰”并非鲜闻。2009年,中国铝业195亿美元注资力拓已经超过了当年中国铝业的净资产。中国铝业不仅高价并购,而且还轻视收购的政治风险,结果以巨亏750亿人民币的代价出局。

有分析认为,中海油曾看好尼克森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拥有世界一流的管理团队,但这一说法在目前看来,可能将受到质疑。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游戏规则,能源行业更有其自身特殊性。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中海油的律师团队对本次收购的风险还是没有做到充分的估计和重视。从提高国内企业法律风险认知的角度看,无论是否有国家出面推动,都要呼吁企业充分研究学习国际相关惯例和规则。在此过程中,运用外脑,聘请专业的国际法律顾问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周亚成说。

涉资151亿美元,如此大手笔的跨国收购,涉及利益主体多,风险复杂,对中海油而言,需要全面考虑,要求其具备更高的承受力与把控能力。“中海油的律师团队应该要全面估计各种风险,但政治风险并不是靠法律能够全部规避的。”历晓琪说。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长荣海运第二季度转亏为盈
下一篇:长航油运第一次正面回应退市问题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