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我国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
2025/9/3 8:45:56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8月30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超500万吨,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规模化应用取得关键性进展,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
    据介绍,目前世界剩余石油资源中,稠油占比约70%,是各石油生产国实现增产的主攻方向之一。对于高黏稠油,行业内主要采用热采方式进行开发,核心原理是向地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加热使稠油黏度降低,成为流动性好、易开采的“稀油”。
    我国是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稠油资源丰富,海上需注热开发的高黏稠油探明储量超6亿吨,占我国稠油已探明储量约20%,开发潜力巨大,持续推动稠油储量向产量转化,对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人员身穿隔热服进行注热操作
    稠油是一种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且容易凝固的原油,开采难度大。同陆地油田相比,海上平台作业空间小、成本高,稠油热采规模化开发面临技术装备和经济效益双重挑战,是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
    我国海上稠油热采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现已建成南堡35-2、旅大21-2、锦州23-2等多个主力热采油田。2025年,稠油热采产量已超130万吨,全年产量有望跃升至200万吨。

    旅大5-2北油田Ⅱ期开发项目现场
    为高效经济动用稠油储量,中国海油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创新提出“少井高产”热采开发理论,采用大井距“高强度注采、高干度蒸汽以及多元热流体协同增效”开发模式,通过注入高热量蒸汽,并辅助各种气体、化学药剂,同时配套大液量高效举升工艺,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成功破解热采产能低、热量损失大等难题,大幅提高稠油采收率。
    据介绍,针对稠油热采井高温高压的复杂工况,中国海油成功研制世界领先的耐350摄氏度注采一体化装备,自主研发小型化高效注热装备、井下安全控制系统与长效防砂装置,并设计建造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填补了我国海上稠油热采装备领域的空白。

    “热采一号”启航奔赴辽东湾海域
    随着稠油热采开发技术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关键核心装备的研发投用,我国海上稠油热采产能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动用油藏实现了跨越。2024年我国海上稠油热采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截至目前,累计产量超500万吨,实现了稠油海上规模化热采。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下一篇:江新造船“北游36”轮双体高速客船顺利下水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